第180章 站队时刻(第2/3页)

要做一个戏精,但更要做一个影帝。

要不是逼阳国的国君在老板那里是真有点情分,大舅哥商无忌那是真打算在逼阳国快要嗝屁的时候再去,又或者被宋国灭国了,再含着眼泪紧紧地握住逼阳子妘豹的手:对不起,我来晚了。

这时候尽起逼阳国一众“哀兵”,加上江阴的武装力量,横推宋国部队可能在春天夏天做不到,但把宋国啃成重伤,难度不大。

中原小强的部队多少斤两,别人不知道,他商无忌见多识广还能不知道?

但自家老板的打手都是什么狗子?

全员恶狗!

自从商无忌上次知道沙东居然一个人带队摸到了盐城,他就知道,自己老板这些个手下,绝对不能当野人来看待。

姑苏城中那些个天天装逼的武士,在鳄人面前,就是弟弟。

武士?

品德、精神、专业、履历……哪一样比得过?唯一稳稳胜过鳄人的,大概就是长相了。

正因为底气十足,所以商无忌在夏城这里随便演,他怕个屁啊怕。

楼社大堂之外的廊下,茅初九偷偷地往里面瞄了一眼,心中暗道:商君此刻一身正气,真是无懈可击。

拼演技,商无忌也是浑身没有破绽呐。

这一点茅初九那是真的佩服,他就受不了那种虚头巴脑的,还是砍人最爽最痛快。实在是不能砍人,砍茅蔗也是好的,好歹还能制糖。

跟这帮士大夫打交道,茅初九想想都觉得可怕,一个个精细如鬼,满肚子的鸡肠,九转十八弯的,让他恨不得大开杀戒。

只是,茅初九更觉得商无忌比这些个士大夫还要可怕,之前在江阴会馆的时候,商无忌可不是这副正气凛然的模样。

那嘴脸,历历在目,看了直接让人血压飙升。

“随国虽弱,亦知义也。今商君为江阴子而举义,义之所在,何不同往?”

“息国愿同江阴子共进退……”

“唐国出兵五十乘!”

三国行者各有表态,但唐国是最坚决的,唐国不坚决也不行,因为吴王勾陈越来越老,现在公子巳归国一事天下皆知,唐国自然也是知道,可能吴国君王更迭的时间就要到来。

对吴国来说,这是国内的权力更新罢了。

但是对唐国来说,这他娘的就是踩着屎……

因为当初吴国爆打楚国,让楚国又是割地又是赔款的时候,顺手掏了一把楚国裆部的,就是唐国。

作为曾经楚国的附庸,直到老妖怪大杀四方,才让唐国重新获得了独立自主。

楚国近邻能够独立自主的,少之又少,像唐国这样一开始被征服,然后又能够重新获得主权的,简直罕见。

而唐国当家做主几十年的力量源泉就一个,吴王勾陈公开放话,唐国是寡人罩的。谁动唐国,谁就是藐视寡人,别管寡人没提前打过招呼哟。

勿谓言之不预也……

这话就是当年老妖怪在递交国书时候,蹦跶出来最骚的一句。

直接压得楚国相当憋屈,长期都是在骚扰随国和息国,远一点就是蔡国,但大部分时候,就是跟荆蛮过不去。

至于唐国,离得这么近,偏偏没办法把这个瘪三摁在地上摩擦,那感觉……相当的糟糕啊。

楚国也不是没尝试过动一下唐国试试,结果就是老妖怪起水陆四个师,直接吃掉楚国东南地区的“南彭泽”。

原本楚国在这里建立的几个前哨基地,安置的十几个大中贵族,到现在都是半残废状态,因为吴国全面掌控了进出这片地区的关隘水道。

讲白了,吴国随时可以进攻,而且很容易。

战略优势相当的明显,这让楚国几近放弃经营这片广大地区。

也是为什么长期以来,两国搞摩擦,逐渐从江南地区,转移到了江北,并且主要就是在群舒一带。

人口稠密区、粮食稳定产出区,吴楚两国势力交锋地带,就这里了。

再往北,就有其它大国势力介入,并没有两国争霸来得那么纯粹。

因此如果吴国权力收缩,那么楚国随时可能爆发一波,楚国跟唐国之间的仇恨,那真是大了去了。

唐国的存在,让楚国在中原以南脸面丢尽。

所以,吴国只要收缩,楚国的报复就会来得又快又猛。

这种显而易见的事情,唐国怎么可能不知道?

爽了几十年了,肯定还想继续爽下去,并且也不想死全家,靠自己又不行,那只能靠别人。

唐国君臣在国内的考量,就是觉得现在崛起的江阴子李解,说不定以后能够在吴国内部站稳脚跟,这万一站稳了脚跟,是不是还能再继续万一一下,成为一个山头呢?

如果成了山头,现在岂不是抱大腿的绝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