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章 为君舞

这些人们,淳朴,但是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更知道自己应该追随什么。

而不远处的马车下,萧湘俏生生的站在雪地中,小靴子正在雪地上画着圈,见到李荩忱走过来,萧湘欣喜的凑上前。

“怎么没有看见宁远?”

“已经在车上睡着了,”萧湘急忙说道,“这丫头跑了多半天,早就累了。”

李荩忱微微颔首,这倒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宁远那丫头长于深宫,能够这样撒欢的机会可不多,自然就容易累了。再看看双手绞在一起似乎在盘算什么的萧湘,李荩忱微笑着说道:“是不是想要让朕陪你走走呀?”

“不……”萧湘一下子被说中了心事,下意识的否决,不过又紧接着抬起头看向李荩忱,“可以么?”

“当然可以。”李荩忱一笑。

自己从建康府出来之后几乎是一路上脚不沾地,把整个大江沿线的重要城镇基本上都走了一遍。这本来也在李荩忱的计划之中,不过是借着这一次有可能会引发南北大战的缘故而提前进行罢了。

毕竟李荩忱从巴蜀到建康府总共就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自然也就意味着从蜀汉到大汉这个变化过程当中,根基非常不稳定,而李荩忱自然也不能强求自己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建立起来对各个角落非常完善的统治,他能做的也就只有先把诸如江州、湘州、郢州和江陵这样的重镇把控住,至少完全符合李荩忱施政方略的鼓励农耕、兴建学院和工坊等等各项事宜需要落实下去。

之后大汉想要北上,不可能是说说而已,这背后是整个国家的动员,是所有州府的齐心协力,任何一个地方粮草的缺口都有可能引起蝴蝶效应,这当然是李荩忱不想看到的。

而通过这一路走来,李荩忱也大概能够明白为什么长期以来南朝对于北伐几乎没有什么兴趣。实际上这也不全怪统治者贪图享乐,南朝落后的行政制度以及带来的冗官问题本来就使得管理有困难,再加上百姓的人口少、分布散乱,不像中原那样比较集中,很多赋税和粮食的征收也落实不下去,大军行进没有一个能够连轴转的大后方和沿途州府,其余的可不都是白搭。

所以长期以来南朝想要影响或者干涉北朝,多数都是孤军深入,比如闻鸡起舞的祖逖,又比如七千骑兵纵横河洛的陈庆之。少数的几次大军前进最终多数都是无疾而终,甚至不如这种精兵疾进、粮草等等完全就地补给的方式最终起到的效果好。

而且大多数的北伐实际上都是带着非常鲜明的政治目的的,比如桓温北伐,实际上就是向朝廷宣告自己的力量,凭借当时桓温的实力,能够打下可不代表能够守得住,这样的北伐显然不是李荩忱想要看到的,但是也并非没有可以借鉴和吸取教训的地方。

这也是李荩忱现在让杨素带着太尉府的年轻官吏们一直在分析和参考的事情,南朝几代,也不是没有曾经成功北上,可是为什么到头来都很难取得成绩?

人口以及人口所带来的军队实力差距是一方面,在李荩忱看来,每次北上的决心以及战略部署等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从晋室南渡以来,北伐最成功的应该就是刘寄奴刘裕的北伐,只不过刘裕当时成功拿下了河洛,却最终没有守住。

可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参考意义最大的一次北伐。

归根结底,刘裕是从山东入河洛,固然这个过程一马平川,非常有利于大军行进,但是继续向关中进攻的话就是向高处进攻,自然也就不再占据优势,再加上刘裕背后起火,只能匆匆南返,很快恢复的河山也就丢失殆尽。

因此李荩忱也就相对应的从几个方向调整自己的战略。

最重要的自然就是更换进攻方向,所以早早的他就已经把西北拿下来,到时候大军从汉中和西北齐头并进、直扑关中,这样就可以避免当时刘裕进攻关中失利之后、凭借河洛根本无险可守的局面。

其次自然就是调整进攻的方式,从之前南朝历代的小规模进攻变为大规模进攻,举国之力,一战而定天下,所以现在李荩忱允许杨素他们以襄阳城为依托修补以及拉伸战线,归根结底就是为了以后各路大军可以一齐出动做准备的。

看上去北周在淮北屯驻大军,但是实际上李荩忱从西向东横扫过去,淮北的大军随时都有可能暴露侧翼,到时候除了后退别无选择。

经过自己这么久的努力,总算是把曾经偏安江南的势力变成了一个横跨塞北江南的庞大王朝,也总算是有了鲸吞天下的气势。

至于这气势如何变成现实,李荩忱还在思考,一步一步走下去,容不得半点差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