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子出题(第2/3页)

他顿了一顿,也不看其他人什么表情,径直说道:“就只有一个要求,家常菜!”

岳山长第一时间抬眼去看张寿和陆三郎的表情,就只见张寿笑得非常自然,而陆三郎那更是心花怒放到恨不得直接大笑开怀的样子,他不禁有些迷惑。

按照他的想法,张寿既然和陆三郎合谋,提出用这样的方式来遴选御厨,那么肯定会有看好的人想要最终保送到御膳房,那么考题一定会事先经过无数琢磨和考量。如今皇帝突然宣布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题目,张寿这师生二人竟然反而很高兴,这完全不合情理!

只有张寿和陆三郎两人自己知道,什么考题……他们根本就没有准备过这玩意。相对于这样一个大赛能够引来的人流、拉动的消费、带动的商业,区区御厨遴选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再说,既然最终选出来的人厨艺得让皇帝满意,那么临场随便找人随口出题才是最妙的。

而还有什么人出题,能够比皇帝钦点更有权威性?

皇帝那个一点都不特殊的要求,很快就被随行的小宦官通知了下去。之前三次初选遴选出来的总共三十名大厨,在听到家常菜三个字之后,有人大喜过望,有人一筹莫展,有人念念有词,但也有人额手称庆。

最后这一种额手称庆的人,当然就包括宋举人。他很确定,如果今天公布的是一个很偏门的题目,那么他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弃权!可皇帝竟然宣布了这样一个非常宽泛,且非常适合他这种非正常大厨的题目,那么他终于可以稍稍松一口气了。

淘汰不要紧……可要是弃权淘汰,那就实在是太丢脸了!

兴隆茶社三楼,皇帝听身边那小宦官低声叙述了考题公布下去之后,底下那些大厨的反应,尤其叙述了宋举人这样一个奇葩异类如释重负的反应,他不禁眼神闪了闪,随即若有所思地摩挲着下巴。

想当初听楚宽说,永平公主竟然因为那姓宋的堂堂举人,却竟然隐藏身份来考选御厨,便一度大发雷霆,可那姓宋的竟然与她针锋相对时,皇帝就对这样一个奇葩的读书人很感兴趣。一则是对人的手艺感兴趣,二则是对女儿的终身大事感兴趣。

毕竟,德阳公主和两个郡主的婚事,都已经定了,永平公主却就这么撂在那儿,哪怕是她自己的竭力要求,可他这个当父皇的情何以堪?

然而,他正筹谋着去张寿那里相看一下人,进宫的朱莹就把张寿的判断带了给他。

听完之后,他虽说对朱莹带进宫的,宋举人亲手做的那两份糖水颇为欣赏,但出宫去相看未来女婿的心思却是彻底没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张寿已经把话说清楚了,他怎么还会不明白永平公主为何发火?但之前没有特地去张园看一看人,今天既然来了,皇帝就决定顺便看看这位有趣的宋举人。

此时此刻,因为带着四皇子占据了单独一桌,最爱热闹的皇帝不免觉得很没有趣味,四下一看,他就直接咳嗽一声道:“莹莹,张寿,你们两个过来坐!”

而叫完这两个,见其他人中,如张琛陆三郎朱二这样的,也都眼巴巴看着自己,皇帝就没好气地说:“陆三郎,这御厨选拔不是全程都由你主持?你杵在这干什么?还不到下头去好好做你的事?张琛和朱二也是,别呆在这里偷懒,下去看看,朕看到二楼也有很多人!”

直接把三个后辈给撵了下去,皇帝审视了一下文武大臣,见张寿和朱莹已经过来了,他就面色不善地问道:“朕听说第一次初赛,不是还请了老师和齐老先生褚老先生,怎么这次文官当中就只有吴阁老?是没请,还是请了别人却没有来?”

张寿轻轻拉住了要解释的朱莹,气定神闲地说:“皇上,不是臣不去请老师他们,而是因为这样的美食评审,对平民百姓来说,也许是难得一见且一辈子都值得对人说道的体验,但对于老师他们来说,这么多菜品一一品尝下来,却实在是一种美味的负担。”

因此,他顿了一顿,这才转身对着吴阁老拱了拱手,笑容可掬地说:“所以,我和莹莹商量时,就劳烦她去试着请一请吴阁老,因为我听说吴阁老年富力强,身体康健,而且最重要的是,热爱美食,享受生活,和朝中某些人口口声声追求恬淡的田园风气不同。”

吴阁老最得意的就是自己这随遇而安,随性而为的人生态度,如今张寿赫然指出非常赞同他的人生理念,他只觉得这个少年人比之前更顺眼了几分。更何况,张寿摆明了夸他身体好,肠胃好,吃嘛嘛香,这种奉承他当然听得心里特别舒服。

官当到这么大,绝大多数人都是宁可迎难而上,不愿意急流勇退,谁乐意人家说自己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