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使耕者饱腹,织者无寒(第2/3页)

就张琛坑二皇子这件事,换一个人来,绝对不死也要脱层皮,可张寿却不但轻轻巧巧一跃而过这道天堑,竟然还用这么一番道理博得了皇帝的赞叹!

虽然谈不上出了一口气,但皇帝此时已经完全把二皇子被张琛坑了这种事丢到了九霄云外。他招手示意张寿上前来,又问了张寿几句之后,听张寿说完了对张琛的那番安排,他就渐渐放松了下来。

“如果那些正憋着劲头和张武张陆硬扛的家伙,知道你布设了这么一个圈套等他们,不知道会是何等憋屈?”

张寿微微一笑,若无其事地说:“乐善好施,家有余庆。为富不仁,天诛地灭!”

皇帝顿时听着一乐,用手指着张寿笑骂道:“人家都是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到你这里却变成为富不仁,天诛地灭了?你这话要是传扬出去,不知道多少大富之家会对你咬牙切齿!就连那些号称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山大王,都做不到像你这般!”

“人都有私心,臣也是一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果能在自己锦衣玉食的同时,让更多的人也能丰衣足食,那岂不是两全其美?”

张寿说着顿了一顿,随即若无其事地说:“另外,臣刚刚请皇上允准在四海之内征集种子,并不是想让朝廷下诏。因为一道政令传达下去,经过各级官府的时候,往往会不断歪曲,到最后传到百姓耳中,也许求良种就会变成求祥瑞,曲解了皇上的好意,御史也会群起而攻。”

皇帝顿时轻咦了一声,随即就赞许地说:“此言不差。历朝历代,各种很好的政令传达到民间时,却早已不成样子,此事想必亦然。既如此,那你准备如何征集?用你的名义吗?”

嘿然一笑,张寿就不紧不慢地说:“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有人爱细腰,有人爱丰腴,有人好文,有人嗜武。既然如此,有人突发奇想,好农不倦,那就很正常了。比方说,臣的未来二舅哥文不成武不就,另辟蹊径想着好农邀名,这应该很正常吧?”

张寿竟然打朱二的主意!

醒悟到这一点的楚宽暗自吸了一口气,忍不住替朱二默哀,可紧跟着就只听皇帝哈哈大笑:“朱二郎之前趁着父兄不在上蹿下跳,他大哥回来,他已经挨了一顿,如今朱泾回来,他只怕又要挨一顿好打!”

“别说你如今让他好农,你就是让他亲自下田,他也会心甘情愿!”

张寿正在乾清宫和皇帝深入长谈,而后皇帝还让楚宽去御膳房传了点心,一副你继续说,时间不够就留下来和朕用晚餐的时候,赵国公府却因为赵国公朱泾的归来而好一阵鸡飞狗跳。其中,最绝望的无疑是朱二。

尽管他一直都在计算父亲的归期,可他万万没想到,大哥会突然杀回来,而明明还带着几百号亲兵的父亲,竟然也会突然杀回来!哪怕父亲过家门而不入,直接进宫面圣去了,可他甚至来不及去搬救兵——而且等想到去求张寿的时候,他却得知了一个噩耗。

张寿被朱莹也拖着进宫去了!

而最让他五雷轰顶的是,当朱泾和朱莹回到家之后,他却得知,张寿有要紧事对皇帝说,于是还留在了乾清宫,他家老爹和妹妹就先回来了。意识到最后的救星也完全帮不上忙,心灰意冷的朱二干脆也不去庆安堂了,呆在自己的紫烟阁里犹如困兽一般等着最后的宣判。

果然,没过多久,他就听到门外传来了李妈妈那熟悉的声音:“二少爷,老爷正在庆安堂太夫人那儿,叫您过去。”

“哦。”

原本父亲回来,当儿子的应该第一时间过去,可朱二实在是怕了父亲的雷霆大怒,所以只想着拖延一刻是一刻。此时,答应一声的他无精打采地上前开了门,见李妈妈侍立门外,他本待打听一下父亲心情到底如何,可转念一想,却又打消了这念头。

就算父亲心情再好,看到他肯定也就不好了!

高一脚低一脚地来到了庆安堂外,朱二看见穿堂门前婢仆罗列,却是鸦雀无声。等到过了穿堂,来到正堂前的院子里,他就听到了屋子里朱莹那清脆的笑声,间或还有大哥朱廷芳说话的声音。想到长兄优秀,妹妹漂亮,只有他这个排行居中的无能,他越发心情低落。

耷拉脑袋来到门前,他就听到李妈妈开口说道:“太夫人,老爷,夫人,二少爷来了。”

“我还以为他眼里没我这个父亲,不派人去请就不知道来见我!”

朱二登时心里咯噔一下。当旁边的李妈妈伸手挑起门帘时,他硬着头皮迈开僵硬的腿跨过门槛,可另一只脚还没跟着进来,他就又听到了那个许久没听到,仿佛越发威严到让人头皮发麻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