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5章 毛病都是惯出来的(第3/4页)

寇季仗着手里有权,真的是疯的不像话,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干。

真要是让他这么干了。

那朝堂上九成九的文官得疯。

有一半得碰死在寇府门前,自证清白。

闹到最后,寇季也得跟着名声扫地。

完全是同归于尽的干法。

王曾虽然对寇季的话十分不满,但是出了寇季的公房以后,还是依照寇季的说法去做了。

他走访了所有官员的府邸,硬邦邦的将寇季所说的话,一字不漏的传达给了所有文官。

一时间。

汴京城的文官府邸,哀嚎遍地。

文官们义愤填膺的准备在垂拱殿上弹劾寇季。

可是好巧不巧,赵祯在这个时候突然就病了。

文官们瞬间是欲哭无泪。

赵祯一病,他们连叫屈的地方都没有。

他们若是依照惯例,上书弹劾寇季的话,那奏折必然会经过寇季之手。

寇季随手就能将他们的奏折打回去。

帮赵祯筛选奏折,那是政事堂的职能之一。

就在文官们凑在一起准备想法子应对此事的时候。

一则流言传出,说是寇季在去探望患病的赵祯的时候,向赵祯提出,加开恩科。

文官们得知了这个消息以后,瞬间就炸了。

“王相,他在示威!他在向我们示威!他在告诉我们,我们若是不听他的话,他就会真的毁了我们家中子嗣的仕途!”

“王相,从我大宋立国至今,就没见过这么张狂的人!当年丁谓把持朝政的时候,也没这么猖狂!”

“王相,您可得为我们做主啊!”

“……”

文官们炸了以后,全部簇拥到了王曾府上,声讨寇季,让王曾出面主持公道。

王曾坐在正堂的座椅上。

文官们七嘴八舌的哀嚎着。

“够了!”

王曾怒喝了一声。

文官们瞬间闭上了嘴。

王曾瞪着文官们,破口大骂道:“你们口口声声让我给你们做主,你们告诉我,我怎么给你们做主?

官家称病不出,朝野上下大小事务,都是由他处理。”

言外之意。

赵祯不出,寇季就是最大的。

他要干什么,谁也没脾气。

“王相,我们不能任由他胡来吧。让他这么闹下去,那我们还怎么做事啊?”

“对对对,他如此疯狂行事,我们根本没办法做事。”

“王相,官家既然不出,那我们就去叩宫门。必须将官家交出来,阻止寇季的疯狂行径。”

“……”

文官们高喊着。

王曾瞪着眼喝道:“要去你们去,我可不去,我没那个脸。寇季此举虽然胡闹,可是有一点却没有说错。

那就是论忠勇,我们比不上武臣。

朝廷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武臣们几乎毫不犹豫的献出了自己府上的人。

可我们呢?

一个个藏着府上有才有能的子弟,生怕他们被派遣到辽地和河西去。

辽地怎么了?

河西又怎么了?

难道不是我大宋的疆土?”

“王相,我们家中子弟和门人学问尚浅,出去了只会误人子弟。所以我们才不允许他们出仕,并非是不让他们为朝廷出力。”

有人开口叫屈。

王曾恼怒地喊道:“你们当我是棒槌吗?你们家中的子弟和门人是什么德行,我会不清楚?

用这么话来搪塞我?

给我滚!”

文官们一愣,一脸愕然的看向了王曾。

王曾拍桌而起,继续喊道:“我现在觉得寇季说的没错。你们这些人已经被朝廷惯出毛病了。

想当年大宋初立的时候,哪有地方给读书人挑。

一个个还不是看到了空缺,就如同苍蝇一样扑上去。

生怕去的晚了没位置。

如今大宋强盛了,官位多了。

你们反倒是挑挑拣拣了起来。

偏远的地方不愿意去,只想着留在大宋腹地享福。

你们不愿意家中子弟去偏远的地方,觉得没前途。

那我就告诉你们,你们趁早打消了这个念头。

鉴于你们贪得无厌,我决定奏请官家,以后再派官的时候,所有官宦人家出身的进士,一律派往偏远的地方。

若是不愿意去,那就革去功名,终生不得录用。”

说到最后,王曾几乎是放声在大喊,“我让你们挑,我让你们挑!你们给我滚!”

文官们在王曾的咆哮下,灰溜溜的逃出了王府。

他们出了王府以后,凑在了一起,直奔蔡府。

刚到蔡府门口,就看到蔡齐的幼子,领着一群年龄相当的子弟,拿着籍帖出门。

“几位公子打算去何处?”

有文官赶忙凑上前打听了一下。

蔡齐的幼子躬身道:“奉家父命,带着族中的弟兄前往吏部录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