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章:塞上三城

“国公爷,根据本季度塞北三城传来的情况来看,我部已初步完成,对于毗邻甘肃镇、宁夏镇、榆林镇、太原镇、宣府镇、蓟州镇、辽东镇,七地区域范围内的实际掌控,生活在这一区域的草原部族,皆已完成经济依赖。

这也使得我部在塞北地区,除了原有的长城防线,构建出一座可以移动的活长城!”

讲述完基层政权的事情,杨敢又向赵宗武继续汇报情况,而作为秘书监甲字级规划,塞北三城,那绝对是第一等重要的规划部署。

随着在大明北部边疆所待时间的增长,赵宗武对于大明北部边疆驻防情况,其脑海中也形成了一个大致的基础轮廓,也是因为这样的轮廓,使得他在掌握了西北地区后,就一直在致力于构建新的驻防体系。

尽管说长城防线依旧是主要的承载地,但是对赵宗武来说,现有的长城防线,其实有许多地方都是不合理的,只不过因为当时大明的国策、军队部署,为了适应当时的情况,而使得这不合理的地方就此搭建起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本就不合理的基础上,再度去搭建所谓的建设,那可以说就是错上加错的存在。

尽管说大明得国正,但是其接盘的时机,在历任汉人王朝中,可以说是基础最差的一届,再加上明太祖朱元璋获取天下权柄前,其出身是以教派为主的势力,这也就使得天下读书人,最开始并不看好明太祖朱元璋。

虽说在历史中对于明太祖朱元璋的描述,可以说把一切不好的东西,全部都描述到了他的头上。

但是这根本就无法掩盖,明太祖朱元璋是少有的雄主!

能够在诸多不利的前提下,不仅击败了诸多逐鹿天下的敌对势力,最终还将残暴的鞑靼最终驱逐出华夏地域。

可是在得到这个天下时,大明虽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治理下,已经在南方恢复了几分元气,但是这北方,因为被草原鞑靼统治的缘故,可以说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支柱经济,地方更是过着民不聊生的生活。

为了能让北方早一些恢复元气,为了能以北方继续征战盘踞在草原上的残元势力,明太祖朱元璋就在北方,尤其是边疆地域,开始大规模的筹建卫所体系,这种模式的治理,在明初绝对是良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明末时期就成了腐败的温床。

先前的诸多情况,赵宗武没有去管控,但是随着他掌控九边的开始,他也在积极筹划稳定北部边疆的策略,为此他就想出了兵力削弱、教派入侵、经济管控三结合的草原攻略。

兵力削弱就是用练兵的方式,不断深入草原,对草原部族进行有效的打击,也起到磨砺麾下兵马的作用。

教派入侵就是在原建奴所用策略的基础上,挑起草原红教、黄教间的矛盾,从而实现对草原精神掌控的目的。

经济管控的范围就大了,除了原有的相关部署安排外,赵宗武还在河套地区、归化地域、朵颜地区分别筹建了三座巨城,分别是龙兴城,归化城,凤凰城,并且以这三座巨城为根本核心,实现对毗邻七镇地域的实际掌控。

赵宗武微微一笑道:“塞北三城的兴盛,事关我北部边疆能够长治久安,本公将龙兴城,归化城,凤凰城三地的治权,移交到秘书监,就是要从根本处,去体现出塞北三城的超然地位。

根据第一阶段的规划部署,塞北三城要在两年的时间,实现对毗邻北部七镇地域的实际掌控,通过这三座巨大的经济窗口,做到用银钱去束缚该地域的草原部族,使得他们能够心甘情愿的放弃攻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养育他们的牛羊。”

自华夏明确体制一来,盘踞在北部草原的异族部众,就一直是汉人王朝的心腹之患,或许在鼎盛时期,汉人王朝能够压制着草原异族,但是只要其国力出现衰败,这边疆之地就没有安生过。

这一方面与草原异族的侵略性有关,另一方面则与他们生活环境的恶劣程度有关,如果说有一项支柱经济产业,能够从一开始让他们生活的好好地,那么无论是谁,都不会去提着身家性命去杀戮。

毕竟这杀戮是会死人的。

杨敢点点头道:“根据秘书监这两年做的调查,并且根据历年来,边境因为草原异族前来劫掠,所造成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汇总,明显能够发现随着塞北三城的兴建,我北部边疆所受到的经济损失直线下降。

而在塞北三城及其生活在该地域的草原异族,所给予的经济扶持,根本就不及历年受到的经济损失的一成!

甚至因为塞北三城的完善,使得我部麾下的沟通,变得非常的顺畅自然,这也使得内部间的物资流通,也达到了历年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