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兄弟(8)(第2/3页)

这些功劳无论哪一件,都值得蒋介石在心里头牢牢地记一辈子。所以他心里头对贺贵严的工作再不满意,也不愿担上一个忘恩负义的恶名。而贺贵严也不希望自己跟蒋介石之间友谊出现太深的裂痕,听对方又提起从前的事情,也叹了口气,幽幽地说道:“介公一直以国士待我,贺某当然要以国士相报。多余的话就不说了,三个月之内,我会让您在重庆看到苏联产的坦克和大炮,如果做不到的话,我连军委会主任的职位也主动请辞!”

“想得美!”蒋介石笑着撇嘴,“国家正在用人之际,想偷懒,哪能遂了你的意?!军委会主任的职位你就甭想着辞了,如果兑现不了今天的话,你就将你名下的房产和汽车就捐出来吧!我交给人随便卖卖,赚的钱也能够再装备一个德械团!”

“那我的老婆孩子可就要饿肚子了!”贺耀祖笑了笑,低声抗议。

“放心,有我蒋某人一口饭吃,就不会饿到你贺贵严一家子!”蒋介石也笑了起来,大声承诺。

笑过之后,兄弟二人之间的隔阂顿时化解了大半。连带着整个屋子内的气氛,也温暖了起来。

住在楼上的宋美龄也听见了小会客室的笑声,吩咐厨房帮忙准备了一壶新咖啡和一杯白开水,自己亲手端了上来。贺贵严、毛人凤和叶秀峰三人赶紧起身致谢,宋美龄却笑了笑,以极低的声音说道:“谢什么,应该是我谢谢你们。自打武汉会战之后,这栋房子里头,已经很久没听见过笑声了!”

“夫人!”想到眼前国事艰难,三位客人心里头都觉得好生难受。世人都觉得蒋介石身居高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谁能想得到他也会愁得睡不着觉,甚至面对自己最亲近的人也挤不出笑脸?

蒋介石却不想让别人同情自己,摇摇头,笑着抱怨,“说这些干什么?贵严他们还不是一样整天忧心国事?!包括你自己在内,凡是中国人,在如此艰难时刻,怎么可能高兴得起来?!”

“我只是希望家里头笑声多一点!”宋美龄优雅地向客人们点点头,转身告退。望着妻子的背影出了门,蒋介石端起白开水,一边喝,一边继续说道:“你们别听她抱怨。女人家么,就是见识短!”

“夫人可不是普通女流!”三位客人哪敢接这个茬,摇摇头,齐声否认。

“她倒是希望自己能像普通女人一样相夫教子,可是在我们这个家,可能么?”蒋介石又低声感叹了一句,摇摇头,努力将心中的遗憾驱逐出身体,“不说这些了,咱们接着说正经事!那个斯琴来重庆的事情得抓紧时间落实下去,小鬼子的鼻子一向很灵,如果被他们得知了消息,恐怕斯琴想活着到达傅作义那边都很困难,更甭说平安抵达重庆了!”

“是!我和小毛回去后马上就分头去落实!”贺贵严点点头,大声答应。

“共产党那边,也别让他们喧宾夺主!”蒋介石想了想,继续吩咐,“还有那个彭,彭学文是吧?年轻人想法多,工作积极主动,这些优点都需要肯定。但你们这些老同志,该指点他还是要及时指点他,别等他犯了错误,再干那种挥泪斩马谡的愚蠢事情!”

“是!”毛人凤回答得分外大声。有蒋介石这句话,叶秀峰先前的诬告就彻底失去了作用。他日后再继续“放逐”彭学文,也算有了足够的理由。无论此人背后的彭家,还是他的恩师马汉三,都再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据中统掌握到的情况,彭副站长很可能是受了他妹夫张松龄的蛊惑,才跟共产党走那么近的!”叶秀峰不甘心毛人凤和他背后的军统局就这样轻松过关,又借提醒对方的机会,全力下蛆。

“还有这种事情,你们军统没掌握么?”蒋介石的注意力果然又被勾了起来,皱着眉头向毛人凤确认。

“这事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毛人凤对此早就做了充足准备,想了想,笑着解释,“具体是这么一回事,那个彭学文和张松龄,当年都是爱国学生。卢沟桥事变之前,二人曾经约定一道来南京投军报国,在路上张松龄就跟彭学文的妹妹彼此看顺了眼。他们二人私订终身没有,我就不清楚了。但他们这队人还没等走到保定,就遭到了鬼子和汉奸的联手追杀。队伍当场就被打散了,彭学文的妹妹也死在了张松龄的怀里。而随后,张松龄就加入了孙连仲部,做了一名学兵。彭学文也阴差阳错被马汉三所救,加入了军统!等他们再度相遇的时候,已经是在草原上了。张松龄为了追杀一个汉奸潜到了黑石寨,彭学文也为了给他手下兄弟报仇,找上了同一个目标!”

一番话说得虽然简短,却充满的传奇色彩。其中有感情戏,有战争戏,还有大时代中小人物命运的跌拓起伏。听得蒋介石几乎都忘记了自己的初衷,以手拍案,愤怒地议论道:“这日本人真可恶。对付手无寸铁的学生,算什么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