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岂欲万全报天子(第2/4页)

而果然,公孙珣居高临下,在城内高台上远远看到娄圭、戏忠、韩当、高顺等人往城外出迎,见到赵苞后只说了几句话,后者便方寸大乱,然后居然直接越众而出,不管不顾的入城来了。

“岳父大人!”片刻之后的柳城城中望台之上,甫一见到赵苞匆忙登台,公孙珣便立即向前恭敬行礼。

“且住,文琪。”赵苞气喘吁吁,开口便问。“闻得天子崩,我便知道董重、蹇硕皆不可久存,可太后如何崩了?而且杀区区几名阉宦而已,召几名狱吏便可,何遂高为何又要让数你千里引兵入洛?”

公孙珣沉默片刻,却是干脆说了实话:“回禀大人,太后应该是月初崩的,我也是刚刚接到快马传递来的口信,至于为何突然崩殂,大概是因为妇道人家,听说自己侄子被人灭了满门,一时忧惧难耐吧?”

“一时忧惧何以服天下人?”赵苞勉强喘匀气,却是激愤难耐。“那是太后!本朝以孝治天下,天子刚刚驾崩不到两月,人心正乱,如今太后又崩,他何遂高就不怕人心不稳?”

“太后突然崩殂,确实有些议论。”公孙珣闻言当即便在楼梯前摇头。“但并不至于影响人心……大人知道吗?从之前天子崩到加谥灵,再到如今改元光熹,两月间,何遂高并未入宫服丧,也没有入山陵,却也没听到哪位有所谏言,实在是天下人都不在意这些事情。至于说太后突然崩殂固然有些许波澜,也只不过是加些美谥以作遮掩便可,何必大惊小怪?”

“那他们在意什么?”赵苞愈发心凉。“何遂高这么搞……真不怕人心俱丧?”

“大人岂不是糊涂了?”公孙珣闻言不由哂笑。“天下人都等着何遂高诛宦呢!杀了十常侍,血洗了北宫,再诛了十常侍全族与他们在各处的子弟、门生,那他何遂高便是当世周公,谁还会在意一个贪财的太后呢?至于说为天子服丧……不过一独夫为天诛授其首,何足道也?天下人没有欢呼雀跃,置酒庆祝,就已经算是很讲礼仪了,如何还能求全责备呢?”

说着,公孙珣居然上前握住面色早已苍白的赵苞之手,将对方扶到高台上的太尉椅中,然后才躬身恳切言道:“岳父大人……你刚才问我为何大将军让我处置完辽西事后,速速引兵入洛?我倒想问一问岳父大人你是怎么想的?阉宦祸乱天下几十年,真以为天下士人几十年的怨气,只靠十常侍的性命便能纾解吗?此番若不能杀个血流成河,谁会服气?而大人呢,本就有些嫌疑之处,天子那个独夫死了,更要趁机站稳立场才对,如何又犯了糊涂?”

之前带着一肚子不满和一肚子底气过来,准备质问自己女婿一番的赵苞,现在被公孙珣拿洛中局势兜头一浇,居然失魂落魄,半日无言以对。

实际上,便是旁边跟来的太史慈都听得心惊肉跳,此时满是为自家这位右将军感到忧虑……这诛宦的事情可是半点不能犹疑的,不会真的有所牵连吧?

毕竟嘛,明白人谁都知道赵苞这是怎么回事。

说到底,他赵威豪的政治立场虽然没有问题,可因为赵忠的存在,却从来没有真正遭遇过来自北宫的政治打击,也没有真正感受过士大夫面对皇权与阉宦时的那种屈辱感。甚至可以说,他确实是靠着赵忠的政治存在才能走到今天的……这种歪屁股的立场,使得他天然希望事情不要弄到鸡飞蛋打的地步。

其实,曹操也是类似,他也希望能够大事化小,最好只诛首恶,省的牵连自己……所以,某种意义上而言,袁绍嘲讽他因为是阉宦出身才坐着说话不腰疼是很有道理的。

不能说,一个是曹操,一个是袁绍,所以曹操就是对的,袁绍就是错的……这算什么道理?

就事论事,诛宦这件事情上面,曹操是没有发言权的,至于袁绍有没有包藏祸心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而现在的局面是,事情到了这一步,几十年的屈辱和压抑早已经让党人或者说整个传统士人阶层憋红了眼,没人会为了所谓大局便轻轻放下的。不然呢,为何不让北宫的阉宦和他们的子弟门生排队出来自杀完了再轻轻放下?

“张让、赵忠如今都晓得形势不同了,知道天下人人皆欲夷其族,甚至还专门卖蹇硕于何氏以求平安,平素里也不敢出宫门了。”公孙珣坐下后,继续借着这个话题打击自己的岳父。“还整日献媚于何太后,并通过车骑将军何苗试图与大将军和解,可大将军到底也不至于糊涂到信了他们的地步……如今满朝上下,俱是党人、士人,说句不好听的话,这个时候大将军若能为天下士人为此事,自然万事皆好,若不能为,恐怕士人也要自己为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