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登基(第2/2页)

这也是朱慈烺决定在文华殿召集史可法等人的原因。文华殿相对来说破败的没有三大殿那么明显,暂时不需要修缮。

被召集的都是留都重臣,他们此前也与史可法通过气,知道皇太子殿下的意思是登基大典一切从简。

可他们身为人臣,却不可能让新天子的登基大典寒酸。

他们一进文华殿便纷纷推金山倒玉柱跪了下来,嚎啕大哭请求皇太子按照祖宗定制举行登基大典。

朱慈烺望向史可法,见他默不作声,便明白史可法也是这么想的。

朱慈烺知道这些文官把道统看的比什么都重要,绝不会在登基大典仪式上让步,也就同意了他们事先设计的方案。

四月二十五,朱慈烺在奉天殿举行登基大典,正式即位称帝,改明年为弘业元年。经过群臣议立,为大行皇帝崇祯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庙号为毅宗,周皇后为烈皇后,安奉神主于庙供臣民祭祀。并令全国臣民按照祖制为先帝崇祯服丧二十七个月。朱慈烺任命原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为中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张慎言为吏部尚书,刘宗周为礼部尚书,高弘图为工部尚书,原礼部尚书王铎改任左都御史,凤阳总督马士英为刑部尚书,原詹事府詹事姜曰广任户部尚书。姜曰广、刘宗周皆加东阁大学士头衔入阁办事。

原本历史上的四镇军头因为在这个时空没有定策拥立之功,故而并没有被封爵。但朱慈烺在新军编练之前暂时还得倚靠他们,故而还是允准四人驻军南直隶,只不过其驻军地点做了一些调整。高杰驻守徐州不变,刘良佐驻守凤阳寿州不变,黄德功由原来的滁州、和州改驻淮安、扬州。刘泽清由原来的淮安改驻凤阳怀远一代。

这些人事任命都是没有什么异议的,让群臣感到惊讶的是,原淮安巡抚路振飞被新天子任命为兵部尚书,且加东阁大学士衔入阁办事。

路振飞的强势崛起也让原本平静的朝堂暗流汹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