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 兵锋(第3/4页)

唯有不畏艰难的熬过这一节,形势才能算稳定下来。

文瑞临心想着要怎么表一下忠心,才算是恰到好处,这地候却听见北面传来“呜呜”的号角声,他们都转头看过去,看到如蚁群般的兵马从孟州城外围的城寨鱼贯而出,看这情形敌军这时候就要迫不及待的对南岸伊洛河口用兵了。

韩元齐、陈昆也没有太多的废话,与韩谦行过礼,便在扈卫的簇拥下,快马加鞭,赶往伊洛河西岸的大营主持战事。

萧衣卿元月十五日紧急进入雍州,与王元逵、田卫业见面,安排西翼的军事部署,他甚至亲自赶到岐州与蔚侯王孝先见过一面。

不过,他没有在西线滞留太久,无论是王孝先答应率部负责进攻蓝田关,还是田卫业负责进攻华州以及王元逵负责率部从河津渡河进攻潼关,战事安排都不用他操心太多。

而事实上受地形限制,收编赵孟吉、王孝先所部之后,他们在西翼的兵马扩张到十三万之众,却无法有效的对蓝田、华州及潼关展开。

考虑到赵孟吉、王孝先新附,以及韩谦在西翼部署六万兵马,他们暂时还没有办法从西翼抽调大量的兵马,加强东北翼的攻势。

虽然萧衣卿此去雍州,是希望说服赵孟吉率部调到孟州来,但赵孟吉及王孝先其部在过去两年间占据凤岐秦三州,口粮供给只能维持正常的三分之一,将卒疲弱、军心又极其不稳,这两年是约束在城寨之中才不至于哗变溃逃。

目前王孝先也只能答应小规模的参与对蓝田关的进攻,而赵孟吉所部想要东调,在后续粮秣供给充足的情况下,至少需要休整两个月,才有可能恢复一定的战斗力。

即便大家心里都很清楚,真正的攻势,除了敦促梁师雄率部从荥阳进攻虎牢关外,主要还是要从孟州集结兵马,进攻禹河对岸的巩县、偃师等伊洛河下游两岸地区。

从温博率部弃郸县,跨过颍水,经嵩南栈道进入河洛的那一刻,萧衣卿便意识到之前主张梁师雄残部放弃洛阳、偃师等城,东撤到荥阳、汴京休整,很可能是蒙兀大军南侵以来他所犯的最大一个错误。

他主张梁师雄残部撤出河洛,当然不是体恤东梁军守残城的艰难与伤亡惨重。

他与乌素大石之所以都想着叫梁师雄率残部先撤出,实际上是想着在等梁帝朱裕驾崩之后,由蒙兀人的嫡系兵马夺下洛阳等城,从而名正言顺的就将河洛这么一个极关键的地区,并入蒙兀帝国的直辖领地。

这世间没有谁愿意彻头彻尾的当一个傀儡,朱让此时对蒙兀俯首称臣,但东梁军夺得河洛之后,实力进一步强大起来,还会不会还会继续甘愿受他们的控制,没有脱离他们控制的野心?

这是萧衣卿与乌素大石都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所以才最终在去年十一月份决定叫梁师雄先撤出来,而非持续增派兵马去死守洛阳、偃师等残城。

他们甚至也考虑过残梁与棠邑军有合流的可能,考虑朱裕身故之后,将河洛之事交给韩谦统摄的可能,乌素大石因此还秘密下令给田卫业,要他在攻打雍州城时,给梁洛王朱贞留一条活路,要不然他们不至于连雍州南翼的蓝田关都打不下来。

可是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梁帝朱裕在其长子朱贞尚且在商洛统兵之时,竟毅然会使将吏直接迎韩谦为新主?

因为朱贞一直留在商洛没有返回洛阳,他们甚至误以为朱裕的身体没有那么快会垮掉,以致他们在河洛两翼重新集结兵马,也稍稍慢了一步。

他们原本能够以较少代价,联合东梁军守住洛阳、偃师、巩城、虎牢关及孟津等地,但这一关键决策的失误,却迫使他们这次可能要多付出数倍的伤亡,才有可能重新夺回这些城寨。

萧衣卿与乌素大石神色凝重的并肩站在孟州城楼之上,眺望南岸邙山之间的旌旗招展,从衣甲形制及服色能明显辨识,有大量的棠邑军精锐换驻其间,而东南方向的虎牢关里,已经全面换驻棠邑的精锐健卒。

虎牢关前的战事三天前就已经全面展开。

虎牢关乃是夹于嵩山禹河之间的雄关,西距伊洛河口仅十里,再往西距离希玄寺也仅十四五里,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但长期位于梁国腹地,梁国创立后,仅仅是照一般规模修缮关城,这两年来又经历了多次攻夺大战,关城相当残破。

冯宣守虎牢关,深知不能叫东梁军将旋风炮等攻城重器摆陈开来,因而敌军从东面进逼过来,他没有单纯的据城以守,而派出兵马,倚关城而战,坚决不叫敌军能逼近关城千步以内扎下营寨。

受限于嵩南栈道的狭窄,为保证兵马的快速通过,冯宣率部进入河洛,几乎将所有的重型战械都暂时留在下蔡等地,兵卒仅携带随身的兵甲,骑马而行,甚到从汝州到伊川这一段路,主要都还是蹒跚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