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帝国应有的样子

帝国,帝国,以帝为尊,杀伐果断、处政雷厉而风行,不为任何人所制。

如此,当能让一个庞大的国家最快效率的运转,而不用大事小事都要反复一而再再而三的商议、开会。

君主专制自有其独特的优越性,这优越性体现在军务上、政务上,让一个国家变得铁血、变得果决,让任何敢于挑衅大明的外番国更忌惮更恐惧。

若说缺点,仅有一个,那便是如果这个君王贤明则已,倘若是个荒淫无度的昏君,则很有可能导致帝国迅速崩溃。

这就要求帝国选继任者时必须慎重再慎重,必须经历严苛的步骤,包括政务上、军事上、文学上。

而且为了增强比较性和竞争性,势必还要有多个备选对象,也就是多个皇子共同参与训练,文治武功一起来,最后选出最优秀的一个继任皇位。

而不是在朱慈烺才刚十八岁的时候就因为个人喜好顶下继任者,这太草率了,不仅对全大名的百姓不公平,对老朱家也不公平。

好在他从来不担心老朱家会缺乏皇子,因为老朱家还是很能生的,既然有王爷能生一百个儿子,你朱慈烺这么年轻力壮生二十个应该没问题吧。

崇祯大叔是因为忧愁忧思积劳成疾,崇祯大叔的兄长木匠皇帝是因为落水,再往前数正德也是落了水,且不说野猪皮修的明史里这几个死的莫名其妙的皇帝,朱家最后繁衍出了数十万的皇室,如此可见一斑。

除此以外便是完善这个制度以及巩固这个制度,而当代君主除却开疆拓土之外,最大的功劳还在于为帝国选出下一代的英明君主。

他刘鸿渐要做的,就是作为一个帝国的改良者,在帝国强盛之初期,帮助朱慈烺成就一个伟大的帝王。

这不仅仅是为了崇祯大叔,也不是为了朱慈烺,而是为了全天下的明人,为了让汉家子孙都能挺直腰杆睥睨西夷欧罗巴。

能不能做成,刘鸿渐心里也没有把握,好在他还年轻、还有血性和时间,好在大明的子孙也都有血性和时间。

他更知道这些东西一旦公之于众,很容易激起天下百官的群起攻之,毕竟按照原有的继承制度,若凑巧选出了个英明的君主,那指定是他们慧眼识珠,功劳大大的有。

倘若运气不佳,选出个二傻子一样的君主,按照他们的说法定然是朝廷气数已尽,非他们之过。

这些家伙出了问题总会有各种理由让别人背锅,他们也许知道自己错了,但却从来不肯承认,最后倒霉的必然是天下万民。

还有一点,倘若帝王是二傻子对某些朝臣来说倒是个大大的好事,二傻子好啊,真到了那时候天下的事儿还是得有人管,皇帝管不了,还不得他们来拿主意。

但刘鸿渐可不管这些,他只需要关心两件事,第一,这么做是否利于大明的长远发展,第二‘大’舅子会不会一如既往的相信和支持他,二者缺一不可。

激烈反对也好,以死相逼也罢,舍小家为大家,不服气的就回家卖红薯吧,没有办法的事情,从来没有给改革是不死人的,也从来没有改革是没有阻力的。

但是他还是要去试试,为了百姓也好,为了自己的子孙也好,他知道不去试试的话以后肯定会后悔。

大明不是没有另外的路走,既当商品经济发展到非常繁荣的程度,逐渐诞生出的资本主义思想。

然而,虽然后世没好好学政治课本,他也隐约觉得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或者缺乏这种土壤。

汉人的文化与欧罗巴完全不同,在这样一个关系型的复杂社会里,用君主专制的帝国主义反而比资本主义那一套更合适。

但是这事儿谁能搞得清楚呢,走一步看一部吧,一条路行不通就换一条,总比以前万历皇帝一样,想查个案件都得靠绝食相逼,内阁才会同意。

也不至于像崇祯大叔一样,发的命令出不了顺天府,勒紧裤腰带供应辽东边军,却被袁嘟嘟忽悠的团团转,众筹个军饷吧,一个个官员白天哭穷晚上夜夜笙箫不亦乐乎。

这特么简直是在扯犊子,究其原因只有一个,大明的江山不是他们的,但银子和权力是他们的。

相通了这些事,刘鸿渐瞬间觉得自己肩头的责任很重,并不是说消除了内患,荡平了建奴就完事了。

如果不改良这个帝国,不用多少年,腐朽的帝国仍旧会在沉沦中腐朽,为了子孙他也要尽其所能。

在屋内又与三个老婆聊了聊家常,孙秀秀和杨雪各自抱着孩子回了屋,她们似乎有了默契般,尽量将机会留给坤兴。

毕竟她们都已经有了孩子,而坤兴仍旧没动静,刘鸿渐很满意家里的这种氛围,不需要勾心斗角,不需要身份地位,她们是家人,没有彼此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