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毛利称臣(上)(第2/2页)

当然外样之中也存在明显的差别。越早加入队伍的待遇肯定是越亲近,临时投靠的除非有特殊表现否则就是二等公民。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到了这年头,才能与进取心并不那么重要了,内部的稳定有序才是核心问题。新人的积极性无疑会受到影响,但是现在恰好是不希望新人们太过于积极的时刻。

无论是智谋过人的宇喜多直家还是勇力出色的别所长治,都需要进一步调整心态才能在新框架里更好的存续。前者其实已经想通了只是细节偶尔不尽如人意,后者暂时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至于再有反复倒戈,这个危险性其实很小。

六国不可能齐心协力联合抗秦是由于他们内部新仇旧怨利益冲突太多了,无论多么高明的外交天才也不可能调解得来。就像现在,宇喜多直家跟毛利辉元之间的各种纠葛数不胜数,就算忽然提出化敌为友,也只会被当做是诈降罢了。

山阴大胜,山阳受阻,水路僵持。

如此情形下,平手汎秀自己觉得最大的胜负点还是在于广岛。广岛只要筑造起城池来,就等于在毛利家腹心地带扎上钉子。

为了拔除这个钉子,敌方一定会拼尽全力。

那么这就是围点打援的好机会。

结束了鸟取城的攻势之后,平手汎秀有很多余力可以支援广岛战线,而毛利家在吉田郡山城的四万人已经是最后的唯一主力了。

最终当在此处见分晓。

平手汎秀抓紧时间,围绕这个思路布置了任务。

山阴交给山中幸盛和南条元续他们,山阳让岩成友通带着国人众们继续施压,不急于攻城至少也要起到牵制作用。多出来的兵员物资投过海路中转运往广岛地区。

“抑或是立即称臣议和,抑或是在最终无力阻止广岛筑城后,以更低的条件称臣议和。毛利家不存在第三条路可以走。”

平手汎秀对此非常有信心,公开向家臣们如此表示。

然而,随即发生的事情与预料微微有些偏差。

毛利家确实屈服了,但屈服的原因并不是平手汎秀所想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