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 夏威夷(9)
“长官发来电报,支援舰队已行驶到距离中途岛还有一半路程的位置,并通报了新的战役决心。”草鹿龙之介将堀悌吉的电报交给冢原二四三,“角田也联系上了,他在墨西哥巴亚尔塔港以西2200多公里的位置,舰队重油储备不多,大概还能坚持30天,敌军无论舰队还是运输船队又一直不肯出来,问能不能去打一下旧金山或洛杉矶?”
冢原看完海图,沉思片刻:“让他往洛杉矶方向佯动,尽可能派遣侦察机去看一下,准备让美军陆航发现为止,但最近不宜少于800公里。一旦被发现,立即向南调头,然后再折向西,油料的事不用急,我会给他带过去……在珍珠港外的潜艇还能支持吧?”
“可以,一共派了6艘IX级潜艇,前段时间去圣诞岛补给过一次,再坚持60天以上毫无问题。”
“不要冒险攻击,只通报情况即可。”
15日、16日连续两天,美军都未得到一丝日方情报,无论是珍珠港外的日军破交舰队还是从利马离开的日军主力舰队,仿佛无影无踪消失了一般。尼米茨和斯普鲁恩斯十分心焦。现在什么动作都做不了,只能被动发现敌人再应对。
斯普鲁恩斯宽慰他别着急:洛杉矶的运输船队已基本组建完成,珍珠港中黄蜂号也即将修复完毕,等过了20日,船队一派、物资一送,夏威夷的情况就会好转。
两人还是有一点点庆幸:美国主要原油产区基本都在墨西哥湾,但在西海岸毕竟还有个加利福尼亚油田。如果没这个油田,再加上巴拿马运河又不通,所有燃油都要依靠从德克萨斯炼油厂提炼完成后才能输送到西海岸,那样麻烦大得多。所以参联会在巴拿马运河堵死后就下了死命令,加利福尼亚油田全部优先供应西海岸和珍珠港军事需要,其他民用全部调用德克萨斯产区。
到目前为止,由于战争导致的变故,原本因廉价航运冲击而变得稀稀拉拉的两洋铁路重新变得很繁荣,到处都是来回奔驰的运输列车。反映在股票市场上也是如此,铁路股牛气冲天,航运股一蹶不振。
尼米茨忽然发现美国海军犯了一个错误,把太多潜艇部署在了一线,以至于后方能调用的潜艇不多。如果现在在西海岸、中美洲有一大批潜艇,再配合飞机,要掌握日军动向就容易得多。
对目前的战场而言,所谓靠前部署,就是太平洋方向的潜艇大多部署在澳新、南洋一带,准备袭击日军南洋运输线,而大西洋方向的潜艇大多部署在直布罗陀海峡外围到佛得角一线,准备袭击德军往南美的补充线。
而实际上日军、德军与美军的补给体系完全是不一样的。美军驻扎在累西腓的李奇微集团对补给要求更高,再加主力舰队不景气,使得美军补给船队必须在驱逐舰或护卫舰的保护下以少量、多趟形式隔三岔五往累西腓运输,以至于特纳专门研究并制定了“白天开船、夜间停船”的补给套路,而日德特别是德国采用大编队一次性补给,运输船队一次运送3个月以上的军事物资到南美,至于其他生活类物资,全部由拉普拉塔集团国家和巴西就地补充。
美军潜艇在北大西洋海域碰到的小船队多半是阿根廷或乌拉圭船只三三两两往葡萄牙送农产品。这就带来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批农产品最后会辗转落到德意手里,但无论发出国、承运国还是目的地国,对美国而言目前都是中立国,暂时还不能拿他们怎么办——美国盟友已经够少了,再把一堆中立国逼成敌对国得不偿失。而且各中立国运输物资大多只是农产品和矿产资源,是有用但不属急迫的一类,击沉这批商船对德国损害不大。类似这种军事意义不大、政治意义不小的举动,美国是不会干的。
美国真正最想切断的是轴心印度洋航线,那里不仅有德国、日本的原油补给线,还有德、日间的装备和物资交易线,可以说只要是日德船舶,几乎每一条船意义都不小。
但这条航线要切断非常困难。1943年因急于发展水面舰艇,金上将当时做出了暂停潜艇建设的决定,这个意见无论海军造船委员会还是尼米茨本人都赞同,因为当初美国已有300多条潜艇,破交成效一直很糟糕,集中注意力发展水面舰队更为要紧。
后来大家才明白美国潜艇破交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不是潜艇,而是鱼雷——是低效且不会炸的鱼雷导致潜艇部队屡屡出击却收效甚微。等改进鱼雷,重新又想利用潜艇展开破交时,另一个尴尬局面出现了:随着盟军领土大批丧失,印度洋破交基地没了。
印度这个理想基地被日军占领后,美军潜艇要想破交只能从南非或澳大利亚基地出击,前者单趟出击距离将近8000公里,后者将近7000公里,哪怕不考虑中途机动、规避,续航力至少要在1.2万海里以上的潜艇才有比较充裕的作战机会,否则就是有去无回的自杀攻击。偏偏美国大多数潜艇并不具备这样远的出击能力,最符合要求的小鲨鱼级潜艇也不过就是1.1万海里(水面10节经济航速下)的续航能力,这就使潜艇作战几乎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