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章 里海反击战(2)
“什么?里海东岸发现大批苏军?北面的马利诺夫斯基集团军也蠢蠢欲动?”收到情报的蔡茨勒吓了一大跳。进入寒冬以来,除费尔干纳盆地附近大打出手外,各路战线都进入冬休期休整,部队则抓紧进行人员补充与轮换,未完成1943型改造的部队加紧改造,少数精锐部队则开始换新装备——比如说豹式坦克和突击者。这种称为1944改型编制的装甲师用豹式取代了原编制中的4号坦克,形成豹式+虎式+突击者的联袂组合,清一水88mm/56L倍径火炮,进一步优化了后勤供应。
在4号坦克逐步转型为豹式坦克生产线后,虎式坦克产量依然稳定在250辆/月,豹式产量已突破500辆/月,而4号生产水平则下降到600辆/月,虽然总体产量有所下降,但战斗力提升效果却显而易见。在苏军投入IS-1与T-43/85后,面对全面受压制的4号,感受到压力的施佩尔也着急起来,加速了豹的生产。按照最高统帅部规划,到4月中旬发起春季攻势时,完成1944年型编制优化的装甲师至少要到10个——党卫军4个,国防军6个。同时还要给4个海军陆战旅同样完成换装。
为增强在重型坦克领域的竞争力,确保德军装甲作战的绝对优势,军备部原定于5月份才量产的虎2坦克也提前亮相,鉴于850匹马力HL 234发动机尚未最终成熟量产,动力系统依然只使用650匹马力级别的HL230发动机,好在经挖潜改造,HL230已升级到了HL230+,功率提高到了685匹马力。于是军备部就先行推出虎2坦克。
从数据上看,虎2是虎王坦克的简配版,主要改动处是将正面装甲削减至130mm,其余部位装甲也有不同程度削弱,安装88mm/L71坦克炮,重量控制在54吨左右,除炮塔差异较大外,其余底盘、配件、车体尺寸与虎王(或称虎3)基本一致,此前技术专家就已提醒总参谋部和军方由于88mm/L71火炮生产难度较大,建议提前储备,因此虎2使用的全是先行储备生产的炮管。几个老牌重装甲营已先行回国接收虎2坦克,等春季攻势展开时,他们将拥有更加令人难忘的武器。
而安装850匹马力HL234发动机和全新传动系统匹配的虎王坦克将拥有160mm倾斜装甲,安装105mm/L68型坦克炮(备弹42发),总重量超过62吨,但因发动机功率提升,其机动性显然还超过虎2,只比基于HL230+发动机的虎1略差一点,与早期款虎式坦克接近。
根据以往开发惯例,德军还会研制相同底盘的坦克歼击车,基于虎式坦克开发的5号坦歼也在不久前完成生产,代号“狂暴者”,与历史上基于虎式底盘的费迪南德(象式坦克歼击车)思路不同,霍夫曼不喜欢笨而无当的费迪南德。狂暴者装甲与虎式基本一致,总重量也基本保持在48吨级别,省去炮塔的重量用在火炮更新上——安装与虎王一致的105mm/L68坦克炮,穿甲能力目前排名第一,2000米左右对谢尔曼和T-43随意打靶。
本来技术部门还准备基于豹式坦克推出猎豹坦克歼击车,但因豹式坦克现有数量远远不够用,猎豹只能作为图纸车继续锁在保险柜里。唯一是让技术部门汗颜的是元首提出的融“中坦的机动与成本、重坦的火力与防御”4大优点于一体的通用坦克E-45系列一直进展不大,别说1944年,悲观人士认为1945年都未必能造出来。虽然有点令人失望,但鉴于美国现在连第一代重型坦克都还在抓瞎,德国人有理由为自己的能耐和技术水平感到骄傲。
相比之下,为弄到IS-1坦克实物和图纸,参联会给斯大林老爹送去了满满30船物资(其中12船要进贡给日本军方),并隐晦暗示如效果良好、损耗不大(即日本遵守承诺只拿40%保护费),还会接着再送30船。
在蔡茨勒眼中,东线一切准备都在有条不紊进行中,准备开春后给斯大林全面打击,万万没想到俄国人居然先打算给他来一下大的。
“敌人大概有多少兵力?”
“已摆开攻击架势的红军大约20万,分成东、北两路,身后还有大约20-35万的后续部队。”
“这么多?”蔡茨勒的眉头忍不住皱了起来,“不是说俄国人忙着清剿中亚民族势力么?”
“这也没错。俄军兵分两路,一路出击里海,一路在中亚灭火。”
“他们总共有多少兵力?”蔡茨勒感觉诧异,“一方面在费尔干纳盆地包围我军,一边派部队扫荡中亚,一边又派部队突击里海东岸……”
“初步估算不少于100万,大概这些就是俄国人消失不见的中路主力。”
“好吧,元首说得对,俄国人的兵力和作战风格确实不可依常理推测。”蔡茨勒叹了口气,走到地图前开始判断起形势来,参谋们已把刚接收到的情报和消息在地图上重新标识。
里海东岸德军一共有5万多兵力,另外还有舍尔纳先期调遣出来的1个空降师又1个空降旅,加起来满打满算不到7万人且没有装甲师,这部分部队背靠强大的南方集团军群,随时可通过里海获得增援,蔡茨勒一直认为危险不大,没想到俄国人居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他十分恼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