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中亚攻防战(3)(第2/2页)
航空装备表现类似,总参谋部估计轴心飞机数量为2.5万架(实际1.9万架),而红军自己只有1.5万架出头。在飞机性能上,当红军已被迫用大量钢铁、木材取代铝合金进行飞机建造时,轴心飞机的质量与性能依然在稳步提升。现在军工部门甚至窘迫到要搜集飞机残骸——无论是本方还是敌方的重新回炉再生产。
装备上的对比至少明面上看上去还没有完全失衡,但素质上的差异近乎让人绝望。由于红军丢掉了巴库油田产区,又断绝了北大西洋、黑海两条外援渠道,目前石油产量只有1000多万吨/年,为保障前线作战需要,后方用油一压再压,在训练中已完全无法加以保障了。目前坦克兵、飞行员的训练周期已被压缩到6个星期——40多天就要把人从一块白板培养成坦克车组或飞行员。这种速成训练出来的兵员90%的人都挺不过最初20个作战小时。
目前,红军拥有超过200个飞行小时的飞行员不到20%,高于400个飞行小时的飞行员只有不到10%,绝大多数飞行员都在3次出击任务后挂掉,而他们被击落时甚至连跳伞技能都还没彻底掌握。由于合格的飞行员苗子越来越难以寻找到,红军被迫启用大量女兵担任飞行员,不但轰炸机、运输机甚至连战斗机也开始大规模使用女飞行员,德军注意到红军后备力量枯竭的迹象,一开始还有德国飞行员回基地后大惊小怪:“今天我居然击落了一个俄国妞……”,后来相互间问话就变成“你干掉几个俄国妞了?”、“5个?8个?哎,记不清了。”
假如再丢掉每月40万吨的援助物资,则苏联重装备数量很快就会减少20-25%,甚至会带有根本性的影响。例如,IS-1和T-43/85之所以战斗力表现还不错,全在于在关键部位使用的都是美国提供的装甲钢,如果是苏联国产货,防御水平至少要下降2个档次。而没有美国人提供的高等级航空汽油、铝合金、铜锭等物资,很多重装备出勤率和生产率都要大打折扣。倒是粮食经过去年残酷的“减人增粮”举措后缺口没那么大。
对这些数字朱可夫心里基本是清楚的,但全部罗列后放在一起,冲击力依然十分巨大。
基于上述理由,华西列夫斯基接下去的话就非常顺理成章。
“……目前中央战线在您抽走100万军队组成中亚特别方面军后,敌我力量对比大概是3:1,个别地段和位置大约是5:1,考虑技术兵器、人员素质后,我认为敌我战斗力比例是6:1,要防御住是不可能的,区别在于我们何时失败,我认为时间点很可能在5月份——最乐观的估计是德军5月份才能拿下乌拉尔工业区。所以,我请求您看在党和国家的份上,看在上亿人民群众和苏联各民族共同命运的份上,尽可能早地完成决断!”
至于决断是什么,华西列夫斯基没说——可能他认为也不必说,朱可夫一定明白。
乌拉尔山工业区是目前苏联仅剩的一个大型重工业区,工业能力和产值占了目前苏维埃所能控制部分的75%,其余25%分布在诸如莫斯科、斯大林格勒、鄂木斯克等少数几个城市中,政治局认为一旦丢掉这个工业区,苏联工业能力(主要指军备工业)就会掉落到与意大利差不多的水平,而实际上,由于德国军备工业很多向意大利转移,后者实力也在稳步增长,苏联还根本达不到!
他闭上眼睛想了半天,对身边的参谋说道:“请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和崔可夫两位同志到我这里来,我要和他们商议重大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