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短暂和平的终止(一)(第2/3页)

方丈立刻说道:“以前的庙产不收税。而官家今年下令,所有庙产到明年都要按照良田的税收上税。我们天童禅寺的庙产都是些滩涂地,山地,哪里能有这样的收益。还请圣人救救我们!”

“还有此事?”秦玉贞讶异地说道。

“请圣人过目。”方丈立刻递上了一份公文。

秦玉贞在桌上打开,却见到内容果然如天童禅寺方丈所讲,除了取消寺庙不收税的旧制度之外,收税的方式以良田的额度收税。

“你们可否找过其他人相助?”秦玉贞问。

“这……”方丈一时不确定秦玉贞的意思,最后只能说实话,“回禀圣人,我等也是先找其他官人相助,可他们要么不再做官,要么就各种托词。圣人,现在能帮上忙的只有圣人了。”

秦玉贞很快就把天童禅寺的方丈打发走。回家的路上,秦玉贞心中好奇,大宋这么几百年来并没有特别针对寺院庙宇动手,为何赵嘉仁连庙产都不放过。

回到家,就见赵嘉仁正看书,秦玉贞问起此事。赵嘉仁笑道:“你可不要掺乎到此事里面。”

“我当然不会掺乎。不过朝廷里面的官员会掺乎么?”秦玉贞有些好奇。

“他们以前会掺乎,现在大概不会。”赵嘉仁给妻子解释了一下。

南宋退休之后,一般就给个XX寺,XX道观的庙俸。这种不收税的宗教场所要拿出一部分钱来给这帮退休官员。所以官员自然与这些宗教场所关系密切。经过临安总投降之后,抗战派比例很低,赵官家承担起这些官员的俸禄,其他投降派与不坚定派的俸禄和致仕后的俸禄统统被取消,大大节省了财政支出。

现在当政的这些人再也没有与宗教场所有利益关系,赵嘉仁认为这帮人未必支持他的政策,至少不会蹦出来强烈反对。

“官家为何要对他们动手?”秦玉贞最好奇的还是这个。

“和尚道士有间屋子能念经就行了,要这么多土地做什么?若是他们的志向本就不是修身而是敛财,那我为何要给他们敛财的机会。咱们成亲这么久,你应该知道我从来不信这神神鬼鬼的东西。大宋的学社也不许信鬼神。”

“就只是因为你不信,所以就这么对付寺庙?”秦玉贞很是讶异。

“没错,我乃是大宋官家,我既然不信这些,自然要对付他们。你可知道他们手里到底有多少田亩么?”赵嘉仁爽快的答应。

听着如此霸气的发言,秦玉贞只是心惊,却并没有特别同情或者不同情和尚们。她问道:“这些寺院庙宇有多少田亩?”

“超过百万亩,很多地方整座山都是和尚道士的,大量人口依附在寺庙的田亩之下。这些人给和尚交税,不给国家服务。而且在国家危难之时,和尚道士们有站出来为国家奋斗的么?没有。既然他们对国家如此,国家也没有义务留着他们的地。”

充分表达了自己对大和尚们的态度,赵嘉仁就去出席了兵部的会议。此次会议论证的是北伐的战略,所以一众高级将领都从外地赶了回来。

“官家,我有个建议,不如我们今年先收黄河以南的部分。”李云中将上来就提出了建议。

李云中将以前曾经在归德府与蒙古军数次血战,每次战果都很大。然而这些年轻军人的风头被赵官家主持的黄河战役全面给压了下去,所以李云这次上来就提出了非常激烈的作战计划。

“此时蒙古人为了守住河北,已经没什么兵力可用。他们若是抽调兵力到陕西作战,河北就只会更空虚。而且我军攻入陕西也不只是出于守势,更拥有进攻的便利。我们已经能在孟津的黄河上架起浮桥,如果拿下黄河以南的陕西,未来还能在那边的黄河上架桥。我愿领兵出战。”

李云中将这么自告奋勇的提出思路之后,兵部会议上的众人暂时无语。大家都有自己想法,这些想法都很直白,那就是进攻河北,围攻大都,把蒙古人从河北平原上赶出去。却没想到李云竟然还是想独当一面。

“计划做了么?”赵嘉仁问。

“做了。”李云立刻答道。

“那就按照这次的会议流程提请加入讨论。”赵嘉仁按照规章给了方案。

这下李云大喜,他所求的就是有这个机会。以前他名声鹊起,靠的就是能独当一面,甚至期待能成为军中最能战的那个人。但是黄河战役之后,李云再没有胜过赵嘉仁领导的想法。他知道自己想不出堵黄河的战役支点,更没有能力去策划这样的行动。便是在黄河战役胜利之后好几年的现在,李云和自己的部下做复盘的时候,还没办法做出赵官家做出的那种推论。所以李云此时只考虑如何不落在战友之后。

看到李云的计划得到通过,立刻有人不满地说道:“现在可否设想进攻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