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不堪和优秀
大宋的进士们即便不热爱读书,至少都有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是说,他们拿到一本书之后总是知道该让自己如何读下去。
《四库总目》等于是大图书馆索引总纲,得知在这方面有高深研究的徐经孙徐进士到了福州,徐远志徐进士就去见了这位老前辈。双方很热络的谈了不少东西,在徐远志准备离开的时候,他忍不住顿住脚步,问了徐经孙徐进士一个问题,“徐先生,你相信我们脚下的大地是圆球么?”
回住处的路上,徐远志心里面非常惆怅。新旧两种学问的差距就是‘一片天空,两个世界’。接受了地球是圆的,接受了日心说之后,徐远志发现自己看世界的角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为什么会有日升日落,为什么会有白天黑夜,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四季。雨雪到底是怎么出现的。
和那些小娃娃们一起在学校学习知识,徐远志最初有点负气的心态。学了几年之后,徐远志就发现自己居然连身边的常见事物都不懂。从学习并且接受地球是圆的开始,这些身边的事物就有了非常合理的解释。更重要的是,不仅是这些现象得到了解释,徐远志觉得更重要的是基于这些现象得出的‘科学理论’。
最初见到赵嘉仁开发的超大孔明灯带着人升上天空,徐远志觉得赵嘉仁真的是聪明伶俐,竟然能如此有效的放大孔明灯。等他学了浮力理论之后,徐远志就觉得赵嘉仁令人叹服的应该是他的智慧。徐远志从来没想过,孔明灯的原理居然和船浮在水上的原理是一样的。更准确的说,虽然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空气,徐远志对于空气并没有一个真正的认知。
徐经孙徐进士是个非常有知识的人,不过徐远志看到的徐进士却是几年前的自己。那时候的自己对于理学有非常深的研究,虽然对理学里面的不少内容有怀疑,却不知道理学中与自然规律有关那部分是错误的,与社会有关的部分里头超过一半是瞎扯。
心情不爽,徐远志忍不住前去找赵嘉仁说说话。赵嘉仁听了徐远志的话后忍不住笑道:“徐先生,我在教育上投注了巨大的财力人力,你还赞我说我这个人道德高尚。我那时候告诉你这么做是为了我自己。我想你现在就能理解我的心情了。周围若都是徐经孙老先生这样的学问人,谁受得了。”
徐远志忍俊不止,轻轻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赵嘉仁这话听着无奈,然而里面却有令徐远志感到紧张的一面。科学大概能够摧毁理学,但是科学会不会连儒家也一起给摧毁掉?越是承认科学的威力,徐远志就越是不安。
把这个令人不安的话题暂且放下,徐远志问赵嘉仁:“不知道赵知州准备怎么招待这两位。”
赵嘉仁收起了笑容,平静地说道:“问问他们要不要在我们这里投资航海,就算他们自己不肯投资,看看他们的亲戚有没有人要投资。未来三年里面我准备将船队数量增加到四千艘。这可需要好大一笔投资。我想承担起造船的工作,这就要花光我手里所有的钱。船有了,船上的货物可就得靠那些人出钱买。”
徐远志惊讶的看着赵嘉仁,他不理解赵嘉仁怎么突然就决定放宽投资人标准。之前赵嘉仁在选择投资人的时候可是摆出一副宁缺毋滥的高姿态。现在怎么生冷不忌,连刚来福州的两个老头子的钱都不放过。
赵嘉仁也不想解释此事,解释起来有难度。之前他不愿意接受更多外部投资,是因为蒙古没有发动对襄阳的进攻。现在他愿意接受那边的投资,是因为他认为南宋撑不住。赵嘉仁并不在意临安朝廷的生死,但是赵嘉仁希望南方的贵金属货币还是尽可能的要流入他的手里才好。
徐远志并不理解赵嘉仁的想法,也没等他理解,两位来自临安的老头子就前来见徐远志。看得出两人都受了点刺激,这次是有备而来,上来就讨论起大地是不是圆的。
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徐远志自己实际中测量过许多次。他请两位老爷子到了海上,用望远镜来观测船只。这种能清晰看到远方的设备把两个老头子给弄得非常惊讶,即便他们现在视力远不如年轻时候,却能够极为清楚的从这个圆筒里面看到书面上先出现的桅杆顶端,并且看到船只是怎么从‘水面下’逐渐呈现出全部身姿。
不得不承认水面‘大概是曲面’,两位老头子并不因为认同地球是圆的。他们就质问起为何大地是圆的,那么在球下面的人没有掉下去。
“这是万有引力的结果。”徐远志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这个知识。
听说两者之间会有看不见摸不着的吸力,这种吸力把人‘吸’在地球上,两位老先生登时是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