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我也不知道(第2/4页)

“为什么会距离这么远?”项庄不解的问道:“距离过远,汉贼的军队很难互相呼应啊?”

“因为周叔匹夫要逼我们分兵而守。”韩信更加无奈的回答道:“虽然我们监视齐贼前军南下的一万军队已经回来了,但我们的总兵力依然还是只有七万,仍然还是不到汉贼的一半,又得防着汉贼虚张声势,佯装要在下游渡河,骗得我们把主力调到了下游渡口后,突然在历城直接发起抢渡,只能是把军队一分为二,同时防范两个渡口,如此汉贼不管是那个渡口发起渡河,我们都没有办法集中力量全力封堵。”

“换句话说,周叔匹夫就是在学此前攻打南阳的项康逆贼。”韩信补充道:“不去贪图什么投机取巧,出奇制胜,就是用兵多欺负我们兵少,逼着我们自行摊薄守河兵力,用兵力优势把我们活生生堆死。”

“那如何破解?”项庄忙又问道。

“无法破解。”韩信苦笑答道:“除非我们的援军能够及时赶到,扭转我们的兵力劣势,否则就没有办法破解周叔匹夫这种无耻手段,最多只能是用一些小手段,增加汉贼的渡河难度和渡河损失,还有就是指望济水的水位能够再次上涨,气候一直都这么恶劣,让汉贼没有办法尽快渡河。”

项庄沉默,半晌才说道:“那就尽量想办法吧,能挡住汉贼多少时间,算多少时间。”

就这样,在兵力对比过于悬殊的情况下,就连韩信都只能是采取了折中手段,与项庄等人商量决定给项冠那边增兵两万,帮着项冠防范汉军从下游渡河,留下四万军队在历城主战场应对汉军主力和保护粮草军需。同时让士卒在历城主战场和下游渡口之间秘密准备火船,以便随时出击,象上次一样纵火焚烧汉军的浮桥。——当然,韩信心里也很清楚,周叔这一次肯定会汲取教训,想方设法的保护护桥。

期间有一件事值得一提,就是刘老三自告奋勇,希望率领军队去给项冠帮忙,还厚着脸皮希望获得对项冠军的指挥权,可惜项庄却牢记范老头在出发前给自己的叮嘱,死活不肯给刘老三单独统兵的机会,坚持从西楚军和济北军中各调一万军队去增援项冠,让项冠继续担任侧翼战场的总指挥。刘老三对此当然十分不满,可是又无可奈何。

第二天又发生了很多情况,首先当然是还没有等楚济联军分兵下游,周叔就已经命令吕匡、王陵和夏说等将率领六万军队沿河而下,赶到下游去与齐国军队会合。同时齐国军队继续北上逼近济水南岸,期间项冠再次出兵交战,齐国军队仍然还是结成圆阵坚守,以守势耗退了兵力远远不及自军的西楚军,并于当天成功抵达了距离历城主战场大约四十五里处的济水土城渡口,立即深沟高垒,建立坚固防御。而在同一天的傍晚,汉军和楚济联军也先后赶到了土城渡口附近。

是夜,汉军方面又突然抽调了一百五十条船只顺流而下,赶到土城渡口靠上北岸,接受汉军的严密保护,余下的两百七十余条船只仍然停留在历城主战场,也让楚济联军一方更加难以判断汉军的首先渡河地点。

接下来的情况主要发生在土城渡口,从抵达土城渡后的第二天清晨开始,汉军偏师就开始全力在土城渡修建临时码头和准备浮桥,期间获得了增援的项冠也再次统兵进击,猛攻还没有来得及修筑完善的齐军营地,妄图杀溃齐军不给汉军渡河机会,齐军将士则在田私的率领下全力死守营地,与楚济联军厮杀得十分惨烈。

也还好,齐国军队的战斗力虽然不怎么样,但防守战毕竟要好打一些,靠着连夜抢筑的简易工事,齐军还是挡住了楚济联军的全力猛攻,没有给楚济联军直接杀进他们营地的机会。而让齐军将士意想不到的是,在这个期间,汉军不但用船给他们送来了一批宝贵无比的原始手雷,帮着他们在战场上突然给楚济联军制造了一个大大的惊喜,还把周叔手中仅有的五百重甲兵也送到了济水南岸,反冲锋把几乎已经攻破齐军营门的楚济联军生生杀退,极大的提高了齐国军队的战斗力。

如此激战了两天之后,靠着齐军将士的力战掩护,汉军将士还是终于在土城渡口处准备好了五道以浮垒为主要飘载物的坚固浮桥,随时可以连接两岸发起渡河,同时还准备了一条长度足够的一道青铜巨链,可以紧急架设,挡住可能从上游冲来的楚济联军火船,基本完成了渡河准备。

在这几天时间里,擅长水攻的韩信当然是每天都观察天象水文,期盼神灵保佑,能够让济水的水位再次上涨,然而还是那句话,运气不可能每一次都站在楚济联军这边,这段时间里济水的水位虽然还是要比平时高出不少,却再没有任何继续上涨的迹象,相反还有将要下降的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