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终于被发现的韩信(第3/4页)

项康盘算,半晌才苦笑说道:“看来这次又要得罪三叔父了,行,张叔父我答应你,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会劝二叔尽快动起来。”

知道项康说话还算有点信用,张良忙向项康拱手道谢,项康还礼,颇是诚恳的说道:“叔父,小侄不知道你的尊贵身份,对你多有不敬,请叔父千万不要介意。小侄可以对天发誓,其实我对你一直都是充满敬意,只恨无缘与你深谈,接受你的谆谆教诲。将来如果有机会的话,还请叔父务必对小侄不吝指点,小侄一定言听计从。”

“右将军千万不要客气。”张良再次拱手,更加诚恳的说道:“其实张良心里也很清楚,右将军你之前不肯与我交心,原因并不是右将军你目中无人,不重尊长,而是因为其他的特殊原因,张良绝对不会介意。过去的事,我们就让他们永远都过去吧。”

说罢,张良还向项康深深一拜,项康赶紧长拜还礼,与心胸出了名宽广的张良一起抹去过去那些不开心的事——但是很可惜,项康还是没有招揽张良给自己当帮凶的机会。

了结了这件事后,两天后,韩成和张良带着项梁送给他们的一千多军队向西走了,取道相县和城父向陈郡进兵去了。同时在休整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后,楚军也顺利完成了整编合并,补充了武器辎重,基本恢复了战斗力,所以在楚军内部,也逐渐出现了更进一步继续扩张的声音。

主张赶紧扩张用兵的是好战分子项羽、范老头和桓楚等人,都认为应该乘着章邯主力远在陈留一带的机会,赶紧把周边还被秦军控制的城池土地尽量拿下来,更进一步扩大地盘和壮大实力,以便将来迎接与秦军主力的决战。

为人自私的项伯和宋义等人坚决主张继续坚守,觉得应该后发制人,尽量先让其他五国的军队消耗章邯的实力,等其他五国和秦军打得两败俱伤了,然后再伸手去摘桃子。两派人各说各有自己的道理,在项梁面前争论不休,发生了好几次争执。

项梁在这件事上明显有些犹豫,迟迟都没有拿定主意,项康则是察言观色,直到项梁态度稍微倾向于继续扩张时,项康才站出来煽风点火,向项梁进言道:“武信君,末将认为项羽将军和亚父的话颇有道理,自古以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按兵不兵坐观五国与暴秦相争,虽然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但一味保守的时间长了,我们的士卒难免会军心散漫,失去锐气,同时还会错过继续壮大实力扩大军队的难得机会,对我军而言甚是可惜。”

“这么说,康儿你也是主张尽量扩张了?”项梁问道。

“不,小侄只是主张有限扩张。”项康说道:“末将建议,我军主力不妨继续屯兵彭城,整兵备战,只派偏师出击,夺取周边仍然还被暴秦军队控制的城池土地,如此一来,我们既不用错过扩张机会,又可以遥遥监视暴秦主力章邯所部的一举一动,待暴秦主力有所动作,然后再见机或动,创造破敌战机。”

“言之有理。”项梁终于点头,说道:“我们周边的暴秦军队不过都是一些郡兵县兵,如果为了对付他们出动主力,未免是牛刀杀鸡,空劳军力,还白白浪费无数粮草军需。与其如此,倒不如派遣偏师出击,去扫荡和夺取这些城池土地。”

“兄长,万万不可啊!”项伯站出来大声嚷嚷,说道:“暴秦主力屯兵陈留,明明是在随时准备东进,向我军发起进攻。我军倘若派遣偏师出击,暴秦军队必然顺势而动,东进与我军决战,或是直取彭城,或是进攻我军偏师,如此一来,岂不是成了我们楚国军队独抗暴秦,白白便宜了其他五国军队?”

“项大师为何如此鼠目寸光?”范老头毫不客气的开口大喝道:“大师你一心只想借助五国兵力与暴秦消耗,怎么忘了暴秦军队若是灭了其他五国,起倾国之兵来打楚国,我们如何抗衡?”

吼住了项伯,范老头又向项梁拱手说道:“武信君,下官愚见,以偏师攻伐周边城池,虽有可能引来暴秦主力东进,但是我们能够引来的,仅仅只是章邯的一军主力,怎么都比将来要和暴秦的倾国之兵独自抗衡的强,况且我军攻城掠地打通了与其他五国的联系后,还可以借助五国之兵共伐章邯,只要章邯一破,我们何愁楚国不兴,暴秦不灭?!”

项梁点头,彻底拿定主意,说道:“范公此言有理,我们如果一直按兵不动,坐视暴秦灭亡其他五国,那么我们不但捞不到什么渔翁得利的机会,反倒还有可能孤立无援,独抗暴秦的倾国之兵。就这么定了,让偏师出击,去夺取周边还被暴秦控制的城池土地,就算把暴秦主力引来,我们大不了再和他们打上一仗,单独对付章邯一军,怎么都比应对暴秦的倾国之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