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人主之忌(第2/3页)
……
张宾在幽州,既败慕容氏,相信短期内不会再遭逢强敌,他终于抽出点儿空闲来,可以谋划天下大势了。
原本对于张敬的主张,张宾就抱持怀疑态度,当听说祖逖实将晋之中军后,更是不禁慨然长叹道:“我天王危矣!”
幽州和荥阳终究相隔甚远,消息传递非常缓慢,而且战事具体如何,石勒也没必要向张宾报备,这就导致他所获得的消息不但滞后,而且含混不清。他只是知道,祖逖诈病,实际复起而统领晋军,与赵军主力在荥阳交锋。
《孙子兵法》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张宾由此恼恨张敬,你怎么能够把战胜的希望,寄托在难以确定的祖逖的病情上呢?即便祖逖不是诈病,他也有可能突然间有所恢复啊;至不济洛阳还可能快马召来裴该或者关中军其他名将指挥战斗,则以此为赌,能有几成胜算?
不要提长平之战。以赵括而易廉颇,这不是秦人撞大运,而是应侯范雎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一步步因势利导,才把战局拉向对己方有利的一面。除非张敬、程遐是施了高明的反间计,使祖逖必须去位,不能掌兵,否则依靠不确定且随时有可能改变的前提条件,怎么能够导出胜算来呢?
对于石勒的此番豪赌,张宾原本认为不过五五之数,如今则判断胜算萎缩到了三或四成——多半是会以大败而告终的!
张孟孙在骨子里就没有石勒那种横冲猛撞的劲儿,想当年他设谋使流离无所的石勒进据邯郸、襄国之间,局势看似不利,其实也有六成胜算——在得到裴该的附和后,感觉可以提升到七成;而如今石勒已有整个河北,甚至半个并州作为根据,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在张宾看来,没有七成以上胜算之仗,就不值得去打。只可惜,石勒的性格他固然可以理解,张敬的妄想就彻底难以评断了。
——张敬啊张敬,为了爬到老夫头上去,你至于将国运做千金一掷吗?
所以张宾必须为石勒战败后的局面,预先谋划应对之策。在他想来,石勒早败要好过晚败,因为早败则物资消耗并不甚大,尚有余力凭河而守,以防祖逖趁胜追击,长驱直入;而若晚败,十数万大军在外,很可能把家底掏空,恐怕到时候少兵乏粮,连守都难以守住了。只是这不是张宾所能够决定的,他可以写信去劝说石勒退兵,但估计作用不大。他自然不能劝告石勒:你还是赶紧败了为好啊!
于是隔过程遐,给各地守将写信,要他们先期在河北地区的各个要点上——比方说朝歌、三台、内黄、邯郸等地——屯扎粮草、预设防线,以期一朝有变,可以逐层削弱晋人北进的锋锐。他还写信给蘷安,分析局势,要蘷安做好一旦石勒战败,被迫只能放弃乐平和上党,以尚有战力的并州军东进,相助大军断后的准备。
此外,在幽州搜集物资,整训兵马,并在燕国沿海地区扣留商船,以便将来快速南下增援。张宾还遣人通过宇文部西去,贿赂拓跋豪酋,煽动说裴该既得新兴,有可能北上收复雁门,驱逐拓跋之意……
他写信给祁氏,分析道:“晋之大司马素雄强,野心炽烈,欲混一天下,尽复晋土,则我赵在,拓跋可两得利,我赵亡,拓跋亦必被兵。尊先单于与刘越石有血盟,与裴文约则无旧恩,女国使岂可不深虑耶?”
又在慕容部内,乃至平州,散布裴该必篡之言——可惜他也就只能影响到幽州附近的这几股势力了。
之所以隔过程遐,嘱托各地守将,是因为张宾深知程子远的性情,那家伙就算明知道自己错了也是绝不肯承认的,则我若致书于他,必被弃若敝屣。当然此举易启人主之忌,只是国家危在旦夕,张孟孙也只得硬着头皮,暂时不考虑自身的安危了。
果然有守将将张宾之信,直接通报给了程遐,程遐不禁切齿道:“老贼可恨,乃欲沮我军心、士气么?!”即将此情添油加醋,禀报在前线的石勒,说:“太傅以陛下为不智,既至幽州,常言天王不用我言,必然丧败。复密致信于各地守相,怂恿彼等割据自守,甚至劫夺南输之粮,欲坏陛下之事……”
这刁状告得比较狠,说张宾要地方将领扣留下本该输往前线的粮草,这自然是无稽之谈。但程遐知道,大军在外,粮秣供输最为重要,以此谎言,必能给张宾以沉重打击;再者说了,他筹划军粮,忙得是焦头烂额,也觉难以久输,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把责任全都推到张宾头上去!
果然石勒见到此信,不禁勃然大怒:“张宾岂敢如此?我不用其计,彼便老耄昏悖至此了么?!”即命书记草诏,送去幽州责问张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