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祭告上帝(第2/3页)
而再向北走,从归德府进到齐鲁之地,就愈发感觉这里的百姓更是安居乐业,生活安定祥和,甚至是富足。直以为是做梦一般。
整个路途,就是从南到北,按照并入梁山军治下时日的长短,是由坏到好,渐入佳境。等到来到益都城时候,只说那王庆,就都有种梦回汴京之感。
他们也深切的体会到了自身与陆齐的差距。看看他们治下的州县,再看看人家这……
官道平坦宽阔,两侧且载着树木,还有排水沟,沿边更有着客栈酒馆。越是临近益都就越是繁荣富足。道路上行人繁多,随时都可见到大小不一的商队。内中甚至还可看到些外族人,只穿着也有不一,叫他们认不出具体是哪一方的。但他们在来到益都前,在沿途驿站便就听说,益都城是物华天宝,商贸繁盛,不仅是汉人商队往来如梭,高丽人、契丹人、女真人,甚至是青塘的羌人,都有出没。
但不管是那一边的,那内里的牲畜每一头都负重累累。
而越近益都城,那大道两旁的人家就越发众多。并不是都自营生做买卖,很多只是普通的农家小院。
就好那左手处,几户农家小院错落有序地分布在树丛后,几棵繁茂的树木种类相同,高度也大致仿佛。一看就是同一时间移植的。农院里各都有着石碾子,分家别户也各有副业。比如这家的羊圈里养着几只羊,那家院子里就圈养的很大一群鸡,还有人家牲口棚里养着骡马和耕牛,都好一幅恬静的乡村图景,却是他们辖下州府里断然无有的。
再向里走就算是益都郊区了,酒家客舍也越发的多来。更有一些挑着担子、推着小车的货郎。
益都没有水路,故而陆路交通发达。几年时间里,那围绕着四方道路,已然形成了名为四关,却也可叫做四城的四处商贸区。
内里人口稠密,商铺云集。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茶坊、酒肆、脚店、布行、肉铺、公廨等,该有的尽数都有。
道上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
他们还都清楚地看到了一个现象——如此发达繁茂之处,竟然看不到一个乞讨之人。倒是偶尔可看到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或是头带单纱抹眉头巾,身穿葛布直身,撑着一把遮阴凉伞,伞下挂一个纸招牌儿,大书“先天神数”或“铁口直断”四字的卖刮之人。
却不知道陆谦对于乞儿早就有安排,那些已经成人,并且手脚健全之人,一律扔到工部下属的劳改营中,劳动改造。待遇等同各州府的犯人,连战场上的俘虏都且不如的。
而老弱则或归入各地善堂,或捡入童子军。
实乃是前世看到的那些关于乞儿团伙的报道,叫陆谦心有余悸。如此即使矫枉过正,也活该后者倒霉。
这才是王庆、钟相、方腊他们在益都城内看不到一个乞丐身影的最大原因。可不是说陆谦治下真就没有穷的揭不开锅,只能取要饭的人了。
如此的一座城池叫王庆想到了当年的东京汴梁城,叫钟相与方腊尽都开了眼。后两位可是以均富贵等贵贱为口号拉起的队伍。但天底下的老百姓若都能如现下这般生活,他们除非是先散着大把银子将人拉拢了,否则是不会有人听他们这套的。
这也同样说明了一个事,彼此的治国牧民之能力,实高下立判。他们这个时候当然不知道早期陆谦在内政和财政上又废了多少的心思。
年中时候官职调整,那吴用为甚能从宣政司卿一跃而成为御史台左都御史?原因就在于过去的几年里,他真居功至伟。
宣政司是政策宣讲部门,看似没有实权,却偏又能涉略到诸多部门。自始至终都由陆谦垂管。
想要聚拢民心,想要政通人和,宣传部门就要多重要有多重要。必须是红朝时候的宣传部,而不是超级兔时代的战五渣。宣政司一定是要打得起硬仗,经得起考验的。
故而,吴用在踌躇了多年后,一举成为了朝中一方巨头。
御史台的老大,内阁大佬见了也要礼让三分。
待到一切事物齐全,宋清倒是回来了,可日本使臣却没到,他船上只栽了几个日本贵族。后者的使船与他在大海上失散了。也是奇了怪,没大风大浪,就是夜里起了一场风,天亮后日本人的使船就没影了。
陆谦倒也不气。因为“三请三谢,三进三辞”的最后一哆嗦已经在益都城内上演了。这般来城中军民官僚便就都知道,陆谦称帝之时已近在咫尺。
前后数月光景,那登基大典的仪式已经编订并操练妥当,一应服饰、依仗和卤薄也尽数准备。
一切就只等着陆谦率文武百官祭告上帝了。这里的上帝可不是西方的那一位,这是华夏自古传承的昊天上帝,玉皇大帝的前身,真正的老天爷。所以,上帝这个词汇还真不是舶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