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分道(第2/4页)
商人们的地位低下,大明立国以后,对沿海的异族人控制甚严,艾哈迈德他们这些人更是备受防范。
现在他们如同看到了黑暗里的灯塔,若是能够获得授勋,他们每个人都会不吝钱财,跻身大明的上层阶级。
郑和也没有隐瞒,将获得授勋五人的经历讲了出来。宁波仇和获得授勋是因为与朱瞻基的合作,并且在朱瞻基的影响下,在家乡修路架桥,便利百姓。
宁波吴进文是因为在去年甬江大水期间放粮赈灾,绍兴韩一郎则是因为过去几十年间舍弃家产,一直在家乡推行共产,共济。
杭州廖成贤则是一直推行慈善,过去几十年一直捐资修建多座普济堂,惠安堂,育婴堂,济善堂,桑敬堂等利民之所。
而余姚金知元是金阔的族人,他是受到金知元的影响,在这次内监筹备货物的过程中,除了自己借支给内监大批货物,更影响了一大批人。
将这些介绍了一遍,郑和又说道:“殿下虽然对异族有些防范,但这是他将国家的利益看的很重,只要不做有损大明利益的事,殿下对商人阶级并无偏见。他们五人能够获得授勋,主要就是他们为大明安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也给你们这些人提了醒,商人牟利,更应回馈乡间,促进民间和谐。只要能做到这样,即便你们这些人,同样能受到殿下的信赖。”
他又望向蒲日和说道:“你祖上牵累了你,但这是罪有应得。最少在你这一代,还要韬光养晦,不要再想着出风头了。”
蒲日和的脸上有些不甘,但是这个时候他不能跟郑和对着来,他现在的身份只是奴仆,而郑和却是国公。
要不是众人还顾念着他是同族,曾经受过蒲家的恩惠,他根本连坐在这里的资格都没有。
蒲家被抄家的时候,他刚出生不到一个月。这几十年,他就一直在屈辱的环境里长大。
随着时间流逝,蒲家的人都死的差不多了,蒲家最大的秘密,也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建文朝后,哈卜为他赎身,给他娶妻生子,终于又把香火延续了下来。他慢慢发展自己的势力,只用了一个宝藏的金银,就将蒲家的触角又蔓延了出去,在许多商户的产业里都有股份。
明面上,他还是一个奴仆,但是暗地里,有哈卜的支持,他的势力已经不比任何一个家族小。
现在郑和帮他拿到了脱罪的敕书,以后他也能堂堂正正地活着了。
但是他依旧不甘,他想重现祖上的荣光,而他还掌握了两个蒲家藏匿金银的宝藏,这些是他最大的仪仗。
现在郑和却说让他继续韬光养晦,哪怕他知道这是大势使然,又怎么能甘心呢?
围绕着这次下西洋,郑和与众人有商议了许久,一直到夜深,众人才散了。
不管朱瞻基明天会不会约见他们,他们也必须要做好准备,等待召见。
郑和将今晚与众人的对话又回忆了一遍,觉得没有什么差错,才放下心来。
他知道自己这些人的聚会瞒不过朱瞻基,也不想隐瞒。他郑和做人,做事堂堂正正。他也从来不曾有过半点怨恨之心,一心报国,他相信,太孙能明白他的心意。
今晚他一直引导着谈话,不让人说出半点不满太孙的话,想必,殿下不会因为这件事对他,对这些人有忌讳。
送了众人离开,郑和跟哈卜还有蒲日和又返回了清净寺。哈卜就住在寺庙里,以前的蒲日和身为他的“奴仆”,当然也是住在庙里。
走在这略显黑暗的夜里,护卫和随从都跟他们隔了几步远,蒲日和这才压低了声音,向郑和问道:“国公爷,此事可还有转圜之处?”
郑和不解地问道:“蒲家主,我不明白,你为什么非要跟我们一起前往天方?现在你已经脱了罪籍,若是有心西返,回到天方落地生根,你也可以以后找个机会回去。”
蒲日和摇了摇头说道:“此去天方,有万里之遥,风急浪险,海盗众多,若没有舰队护航,鄙人没有信心返回天方。何况西域穷苦,哪里能比得上大明富足?我若是想要重现祖上荣光,又怎么舍得离开这里呢?”
郑和问道:“可是你蒲家在天方有藏金?”
蒲日和知道他一心想要返回天方会引发这方面的猜测。
蒲家三处藏金,一处在泉州,他已经挖了出来,作为笼络众人的筹码。一处在天方,是作为蒲家最后的底码。
还有最大的一处在南洋某个无人荒岛,这里是最大的一处,当初香料贸易之时,藏匿的发展资金。
这一处他不敢去想,因为如今海禁,所有船只出海都要有朝廷和内监公文,人去的少了,怕其他人起了异心,人去的多了,会把他蒲家人用血汗换来的金银便宜别人,也不利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