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 就等着种子生根发芽
“顺贼还占据着洛阳以及河东等地,迟迟无法剿灭。上个月,李过率军返回关中,于蓝田大败郑森,郑森不得不退回襄阳。现在顺军完全掌控了陕西,威胁着山西、河南府。眼下我北伐军聚集在北京,朝廷的夏粮也已经通过漕运运了过来,是时候出兵山西剿灭顺贼了。”
大都督府,参军张煌言侃侃而谈,介绍着北方现在的情形。满跶虽然被驱赶到了关外,可北方依然并不平静,陕西河南府,山西的一些府县还在顺贼手里。
监军道李彦直却道:“顺贼固然要剿灭,但我认为咱们更应该注意北方的蒙古人。满跶在的时候,蒙古人被压制着不敢异动。现在满跶没了,王爷又严禁走私,蒙古人从中原获得物质渠道断绝,恐其又要开始袭扰我宣大二镇了。现在是夏季,草原上牧草茂盛、牛羊长膘的时候,蒙古人自然不会异动,可等到了冬季,没有中原物质做补充,很多蒙古人必然无法度过寒冷的冬天,到时其必然会出兵劫掠,咱们必须早做防范。”
有明以来,蒙古人一直是大明的噩梦,除了成祖朱棣五伐草原把蒙古人打的哭爹喊娘以外,其他时间大明都被蒙古人压着打。土木堡之变,大明精锐为之一空,从那以后便面对蒙古人处于绝对的劣势。只能靠着边墙九边防线苦苦抵挡。幸亏两百多年来蒙古人再也没有出现铁木真那样雄才大略的英主,草原上时常处于分裂相互敌对的状态,大明才能勉力维持。但来自北方的威胁却始终存在,北京这座大明的京师始终处在蒙古人威胁之下,朝廷大半的赋税要用在九边养兵之上,这给大明带来沉重的压力。
李彦直身为北方人,自然知道对大明最大的威胁来自草原,现在满跶被打残了,蒙古人却依然在,必须要加以重视。
张煌言和李彦直把北伐军现在需要面对的问题提了出来,其他人也都赞同,于是开始议论应对的办法。
蒙古人按照惯例会在冬季才会出兵劫掠,现在是夏季还有时间应对。而且眼下大明刚刚逐出满跶,兵威正是最盛之时,蒙古人有没有胆量来抢劫还未为可知。不过宣府大同蓟州防线还是需要重新整理,边墙该修补的也需要修补。
“诸位,满人在时,蒙古人为何不敢出兵抢掠?只是害怕满人兵威吗?”顾君恩突然提出一个问题,令众人面面相觑。
“顾大人以为为何?”李彦直请教道。
顾君恩道:“除了兵威之外,满人还采取了一个措施,便是边贸。满人在张家口等处开口和蒙古人贸易,大量生活必需品可以通过边贸获得。蒙古人可以用牛羊换取生活物质,自然不会再冒着生命危险出兵抢劫。所以要想九边长治久安,开通边贸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李彦直道:“可是开通贸易会使得蒙古人实力更加强大啊,恐怕朝廷也不会允许吧。”
在大明二百多年来,是严格控制和蒙古人的贸易的,很多物质严禁出关,这也是惯例了。
顾君恩去过大员,见识过繁盛的海贸,齐王陈越连倭寇和西夷的生意都做,和蒙古人做生意也没什么大不了,必然不会反对。
“李监军差矣,只要咱们控制边贸物质的类型,开通边贸不会使得蒙古人实力变强,而是会使得他们更加积弱。比如,严格禁止铁器火药等进入草原,茶盐是生活必需品,蒙古人根本离不了,但咱们可以高价销售,侵夺蒙古人的财产,然后倾销丝绸瓷器酒水等奢侈品,换取蒙古人的战马。如此下去,通过边贸便能从蒙古人哪里赚取大量钱财,能获得大量的战马。削弱蒙古人的同时又能使得明军更加强大,何乐而不为呢?至于边贸需要朝廷决定,现在王爷是大都督,全权负责北方战事,在朝廷没有回到北京以前,王爷便代表朝廷。只有稳定了蒙古人,才能抽出兵力对付顺贼,才能再次出兵关外彻底铲除满跶,这又有什么不能理解?朝廷又岂会不准?”
顾君恩的分析很具有说服力,其他人也没有什么异议。于是陈越拍板,确定了开边和蒙古人贸易。
对于开边,张煌言心中隐隐有些不舒服,因为他觉得那应该是朝廷才有的权力,便是齐王也不能如此草率决定。可因为身份的原因,他也没有多言,而是注意观察堂上众人。然后发现陈越手下诸人和朝廷诸公差别非常明显,没有那么多空谈之人,凡事也都以务实为主,几乎没有空谈这种现象发生。
很多事情,只要你能说清厉害关系,便能得到其他人的认同,便能获得通过,没有人强行狡辩,没有人拿礼制这样的东西压人。这点令张煌言很是满意,若是朝堂上有这么高的效率,大明又何至于沦落到现在这种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