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麻烦(第2/3页)

比如洋际运河公司,虽然名义上这是一家股份制公司,由费尔南德·雷赛部担任主席,但要说这背后没有法国政府的支持,恐怕谁都不会相信。

李牧他们的这个巴拿马运河管理委员会也是一样,其实用巴拉马运河公司来形容更加合适,虽然美国政府不占有公司股份,但是巴拿马运河公司的成立,是以美国国会通过运河项目为前提,所以之前巴拿马运河公司的股票才会受人追捧。

“他们不是要巴拿马运河吗?那就给他们好了,我们去尼加拉瓜。”李牧以退为进,想玩一手釜底抽薪。

其实巴拿马运河并不是唯一选项,当初开凿运河时的备选地点一共有四处,巴拿马地峡只是其中一处,除此之外还有尼加拉瓜地峡,特万特特佩克地峡等三处可供选择。

巴拿马地峡之所以入选,最大的优势在于距离最短,只有61公里,而尼瓜拉加地峡最大的优势则是有尼瓜拉加湖和圣胡安河可供利用。

更妙的是,为了排挤英国人,彻底控制巴拿马运河,美国政府在1849年和尼加拉瓜政府签订了《斯夸尔条约》,获得了尼加拉瓜运河的修筑权。

当然了,尼加拉瓜运河现在同样没有动工。

“你要放弃巴拿马运河,你是疯了吗?”洛克菲勒很明显不赞成李牧的提议。

“当然不会放弃,我们要的只是让别人相信我们会放弃就够了。”李牧肯定不会放弃巴拿马运河,也不会去修什么尼加拉瓜运河,只要其他人相信就行了。

这一招不可谓不狠,巴拿马运河之所以潜力巨大,就在于巴拿马运河的不可替代性,如果除了巴拿马运河之外,还有其他第二条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加勒比海,那么巴拿马运河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洋际运河公司的算盘也会被完全打乱。

“我明白了,这不失为是个好办法……”洛克菲勒也是聪明人,马上就明白了李牧的打算。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向巴拿马政府施压,法国人既然成立了洋际运河公司,那么一定和哥伦比亚政府有了某种默契,说不得我们要让哥伦比亚政府明白,美洲的事,美国说的才算数。”李牧双管齐下,不给法国人任何机会。

“那么我们分工好了,你负责煽风点火,我负责实际执行。”洛克菲勒知道自己最擅长的是什么,不抢李牧的工作。

说到煽风点火,这个世界上估计不会有人比李牧更擅长,但你这么堂而皇之的直接说出来是不是有点不合适……

李牧被洛克菲勒气得翻白眼,明明挺好一件事儿,到了洛克菲勒嘴里就变了味,充满了阴谋味道。

“你可别闹的太过分了,要知道咱们将来还需要巴拿马人的配合。”李牧想起洛克菲勒的斑斑劣迹,忍不住出言叮嘱。

确实是不放心啊,这是个对自己人都能举起屠刀的家伙,如果撒到巴拿马,只会更加肆无忌惮。

“放心好了,我会留下足够的工人……”洛克菲勒笑得很绅士,但却让人不寒而栗。

转天的舆论马上就变了风向,前一天《时代周刊》还在为巴拿马运河公司摇旗呐喊,第二天的头版头条就成了“国会即将启动尼加拉瓜运河计划”。

相对来说,《城市早报》的态度更加激烈,头版头条是“法国人成立洋际运河公司,这究竟打了谁的脸”。

打了谁的现在还真不好说,表面上看起来打的是美国的,实际上哥伦比亚政府也有份儿,而这事现在还没尘埃落定,说不定到最后打的是法国人的。

《时代周刊》在舆论行业的地位无可替代,仅仅是一天之内,尼加拉瓜地峡成为所有纽约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巴拿马运河马上成为昨日黄花。

做一家世界性报纸,《时代周刊》有欧洲分部,随着欧洲分部的介入,尼加拉瓜运河这把火终于烧到欧洲,第一个点燃的就是洋际运河公司。

和李牧一样,费尔南德·雷赛部每天都会看《时代周刊》。

和李牧不同的是,李牧看报纸是自己看,费尔南德·雷赛部则是让人读给他听。

当听到美国政府有意启动尼加拉瓜运河的消息之后,费尔南德·雷赛部先是笑出声,继而又眉头紧皱。

费尔南德·雷赛部之所以会发笑,是因为费尔南德·雷赛部根本不相信美国政府会启动尼加拉瓜运河工程。

而费尔南德·雷赛部之所以笑不出来,则是因为费尔南德·雷赛部也惊讶的发现,他信不信似乎都没用,只要其他人相信就够了,这足以对刚刚成立的洋际运河公司造成致命性打击。

和巴拿马运河公司一样,洋际运河公司同样也是个空壳子,但是和李牧他们不同,李牧他们这群富翁要是紧紧手,就算是不卖股票,巴拿马运河有可能开凿出来,而费尔南德·雷赛部空享有开凿苏伊士运河的荣誉,个人的经济能力并不能和李牧他们这群富翁相比,所以如果失去了社会信任,洋际运河公司就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