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料理干净(第2/2页)
要是说是家学渊源,也没错吧?
他不能暴露与曹变蛟,曹文诏的关系,只能神色僵僵的笑了笑。
魏学濂却没有在意这些,快步道:“快走吧,再不赶紧就没位置了。”
在皇家政院内有一座浩大的藏书楼,里面布满了经史子集的各类书,还有不少孤本,自然都是手抄本,可也足足有十几万册,并且每天都在从各地汇集进来,使得藏书楼不断的变得浩如烟海,丰富异常。
政院的学员可以在这里看书,抄录,借阅,每天这里都聚满了人,稍慢一点,下脚的位置都没有。
曹鼎蛟闻言也不由得加紧了脚步,今天他还要抄录一本。
孟兆祥看了眼曹鼎蛟,快步跟上。
没走几步,魏学濂又抱怨道:“也不知道谁出的鬼主意,看三本要抄录一本还给藏书楼,我都不知道抄录多少本了。”
这一点孟兆祥倒是不在意,笑道:“这是要发到各地学院的藏书楼的,你抄录的,说不得有多少人会借阅,所以还是认真一点吧。”
孟兆祥无语,脚下又快了几分。
曹鼎蛟也笑了笑,三人快速向藏书楼跑去。
朱由检成为内阁首辅,第一天就召开了六部尚书,侍郎议事。
会议很顺利,讨论的重点是“重实绩,核虚夸”,“勠力同心,修复国政”,“以朝廷之绵力,抗未有之灾情”等等,并且要六部切实履行。
这些也都算是对朱栩政务疏漏的一种补缺,确实是为国为民,六部没有理由拒绝。
不知道是不是周应秋的话起了作用,朱由检的动作并没有急切,也没有要一举推翻朱栩之前的政策的意图,这让六部尚书,侍郎们都松了口气。
正如同朱栩所料,随着东厂在南方缉捕的人数越来越多,三司衙门判决死刑,流放的人不断增加,地方上的磅礴压力也随之而来。
这种压力不止在朝廷,各地巡抚都有些承受不住,纷纷上书朝廷,要求朝廷“勿要大肆杀戮,以宽仁待天下”。
沈阳,行宫。
朱栩看着刘时敏写的简略,弹劾来宗道,朱由检的奏本已经超过三百了,据说还有一批名家大儒准备来京,要当面与信王“论祖制”,更要告御状。
朱栩笑了笑,好在他早有预料,要是这罪名落在他身上,虽然他有平复辽东的“武功”,可也挡不住这些人的口诛笔伐,最重要的是,他们这样的人,一篇文章注定是要“流芳百世”的。
作为一个立志要成为旷世明君的皇帝来说,名声很重要!
朱栩正看着,孙承宗从外面走进来,拍打着身上的雪,见礼后道:“皇上,袁大人已经启程去朝鲜,杨麟已经开始回师,朱梅也在各处画界,重新制定辽东版图。”
朱栩颌首,道:“这件事不能大意,一定要用一百二十个心思,比沈阳还要用心才行。”
孙承宗知道皇帝在意,道:“是,臣已经安排好,会轮流派遣将领驻扎,加速开垦,构建城池要塞。”
朱栩对孙承宗很放心,忽然话题一转,道:“辽东可还有异动?”
辽东的局势还是比较复杂的,虽然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可也都是武力下的统一,诸多部落心怀不满,外加还有是通过“盟约”形式控制的,同时这里原本还是蒙古部落的地盘,散居着不少蒙古部落,各种联姻,盟约,关系勾连,错综复杂。
孙承宗道:“已基本稳定,鲍承先,孟乔芳还是颇有能力,通过扶持归顺的人捕杀不臣叛逆,再拉拢一批没有主意的人,各处没有大的乱事发生。”
朱栩微微一笑,眯着眼,一会儿道:“这样,命孟乔芳执行株连法,平时种地,闲暇时候练兵,挑选合适的,凑齐万人交给硕托统辖,用来平叛。”
孙承宗眉头微动,道:“皇上,虽然辽东人口不多,可这加起来,怕也要好几万人。”
不论是女真还是蒙古,都是游牧民族,天生的骑兵,要是他们稍加训练,那就是几万的骑兵,要是被硕托控制……
朱栩不屑一笑,道:“要是多尔衮,朕会多防备几手,这硕托,朕就是放手给他,他也没有胆子再叛变!”
孙承宗一怔,旋即醒悟过来。黄太吉已经是丧家之犬,即便明朝不做防备,硕托也没有理由叛变。
不过,该防备的孙承宗丝毫不会少,抬手道:“遵旨。臣回去之后,就立刻安排。”
“嗯,早点安排吧,明天中午回京,该料理的,都料理干净,不要留后患。”朱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