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4章 死战(中)

徐俊生在螃蟹湾的防守之上是下了大功夫的,明人的优势太过于明显,他要做的,就是要尽最大的可能利用地理的优势抵消明军的火力优势,而螃蟹湾也的确给他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可能性。把明军拉到与自己以冷兵器为主要攻击手段的同一条起跑线之后,然后再进行生死决斗。为此,他不惜掘开了红河的两条支流,造成了区域广大的滩涂地,也要避免自己遭受到明军的数路夹攻。因为他很清楚,即便是有坚城,只怕也很难抵挡得住明军火炮的轰击。并不是每座城,都能用大量的钢筋水泥构来加固的。水泥固然是可以出产许多,但钢铁,却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而没有钢铁加固的混凝土,根本挡不住火炮的轰击。

造成了大片的滩涂地,不但让无数的百姓因此而失去了家园,也让这些区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失去了种植的可能,为此,徐俊生不但在民间遭到痛骂,即便是在朝堂之上,也有相当多的人在不遗余力的攻击他,但皇帝不予理会,徐俊生根本就是充耳不闻,在他看来,那些在长安自诩为为民请命的家伙,根本就不知道这一场战争齐军处在何等的劣势之上。他们仍然躺在祖宗的荣耀之上,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殊不知在他们眼中的明国蛮子,如今的国力之强大,早已将齐国远远地甩开。

为了赢得这场战争,或者说为了坚持更长的时间,就得无所不用其极。而造成了如此多的百姓失去家园,在徐俊生看来,也正符合当今皇帝执行的一些政策,这些人将不得不依靠朝廷才能活下去,现在朝廷需要更多的士兵,需要更多的民夫,这些人,正好可以拿来干这事。

再说了,红河流域数个郡都是膏腴之地,也根本不缺他弄垮的这几个县。用几个县的地方的损失来挡住明军前进的步伐,这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因为不这样做,他就要拿人命去填,而且还挡不住。

两边钳臂之上的霹雳火的设置,极具匠心,他们不再是明军那样移动的铁房子,而是用钢筋水泥结构来构建,所有的构造都是在这种水泥房子之中,探出来的只是一根根的投掷臂,在这些投掷臂的后方,同样水泥浇筑了一面面的斜坡,明军的炮弹打在正面,无法撼动厚实的水泥墙,打在后方,这些斜面能在第一时间将炮弹滑下去,即便爆炸,造成的损失也会小很多。只有一种情况会对霹雳火造成致命的伤害,那就是炮弹恰巧便落在掷臂所在的这一条条壕沟之中。

这种情况在明军的覆盖射击之下当然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能减小损失,徐俊生就很满足了。掷臂被炸坏了,他可以马上更换,只要霹雳火内部的结构不被破坏,那么损失就是可以承受的。

当然,这些霹雳火不是为了对付明军的战舰的,他们根本就打不着。

在作完了所有的军事部署之后,明军只剩下两条路,第一,绕道数百里,但在这条道路之上,徐俊生布置了更多的兵力,而且呈包围状,明军敢走这条路,他们必然陷入泥淖,至少他们的后勤会受到严重的威胁,而明军打伏,对于后勤是相当依赖的。沿海他是没有办法,但越往内陆走,他周旋的空间就会越大。

他甚至很期待明军绕路攻击,这样的话,只要截断明军的后勤,那么他便可以期待一场场的胜利。

明军不绕路,就得强攻螃蟹湾,对于螃蟹湾的防守,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事实之上,他的布置,的确对明军造成了极大的困绕。看起来大明战舰的炮火将两条钳臂之上的齐军阵地炸得一塌糊涂,但对于霹雳火这些真正的重型武器,造成的损失其实是相当有限的,当宿迁指挥的陆军开始驾船登陆的时候,无数的石弹立时便从天而降,已经接近海滩的各色船只,在这个时候,除了被动挨打,并没有太多的办法。

铺天盖地的石弹从高高的山崖背后落下来,激起一根根冲天的浪柱,有的落在沙滩之上,砸出一个个深坑,有些船只还没有还得及靠岸便被击毁,士兵们落海,伤亡无数,活着的,都在拼命地向着沙滩上游去。

更多的船只冒着弹雨冲上了沙滩,上面的士兵立即便向前狂奔,沙滩之上,也是石弹的攻击目标,只有奔行到了山崖底部,才是安全的所在。

“沉没十二艘登陆船!”宿迁冷静地看着战局,数着在登陆过程之中被敌人击沉的船只,他不知道这些船上的人还能活下来多少。对于他来说,这些伤亡,根本就不足以让他动容,作为原楚国西军出身的将领,他见过太多比这要残酷得多的战斗。

他身边的周立却很愤怒,因为他的炮击,似乎并没有取得更多的战果,没有对敌人形成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