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出大事了(第2/3页)

“大人!!”

正在贾琮默默思量之时,忽然展鹏一脸惊怒的一步跨进来,叫道:“大人,出事了!”

……

扬州城外,古河码头。

一地死尸。

锦衣卫押运司第一次南下出行,刚出扬州府至瓜洲,就被人打了个埋伏。

福海镖局展天寿发下江湖召集令,召集的近五百名好汉中,三百余人出师未捷身先死,非死即残。

回来了不足三十人。

惨不忍睹。

这三百多人,都是听说头一次出镖会有丰厚的赏银甚至官位做彩头,才争抢出头的。

然而谁料,南省绿林中不知何处传出,此趟锦衣卫押运司,乃是押送大笔金银,往南边濠镜去购买火器。

锦衣卫在江南六省到底得罪了多少人,贾琮自己都数不清。

从他自粤州开始清理千户所起,就动了太多人的蛋糕。

等他查抄了白家、秦家、赵家三家后,他就算不是江南公敌,也差不了太多。

无论是白家、秦家还是赵家,在桑梓之地都有超然的好名声,真正的修桥补路良善之家。

却被朝廷鹰犬天子爪牙,妥妥的大奸臣给祸害了。

绿林中想要替天行道之人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再加上明香教余孽在暗地里兴风作浪煽风点火……

平日里也就罢了,扬州城内早被锦衣卫和其他六家盐商经营的针扎不入水泼不进,去寻贾琮麻烦都是自寻死路。

但既然锦衣卫那劳什子押运司要走江南,还要穿过绿林……

那不对付他们,简直天理不容。

更何况押运司还装着自良善人家搜刮出来的赃银,但凡心中有忠义的,不来抢些回去花花,往后也有脸自称好汉自比英雄?

所以足足聚集了近两千人马,在瓜洲围杀朝廷鹰犬,下达了不留活口的必杀令。

几近全军覆没。

贾琮带队至古河码头时,哭声震天。

被死者亲友围在正中的展天寿,羞愧的几乎要自刎赔罪。

其余二百人也一散而空……

贾琮骑于马上,见有人手都要指在展天寿头上,质问他死的为何不是他时,贾琮拔出身边火器,朝天开了一枪。

“砰!”

突然的剧响,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了过来。

展天寿亦是目光复杂的看着贾琮……

贾琮看了圈众人后,大声道:“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本爵当初年不过十三,便背负使命前往黑辽冰天雪地蛮荒之中,与罗刹鬼拼命,就是抱着必死之心前去的。怕死,就不要吃这一碗饭!”说罢,不等众人反应,又大声叫道:“展鹏!”

展鹏神情激荡的一应:“喏!”而后手一挥。

二十名亲兵抬着十个箱子过来,放在码头地上后,打开箱盖。

阳光直射下,恍若十座小银山摆在码头上,引起一阵惊呼声和吞咽口水声。

码头上瞬间安静了下来,效果比贾琮刚才开那一枪还好。

贾琮大声道:“方才本爵听闻,有人指责展百户故意让人去送死,可有人愿意花一百两烧埋银子买人送死吗?大乾边军的烧埋银子才十五两,人市上一条人命更是连十两都不值!”

这事当然不能这样算,死的这三百人,多是江湖好汉,通俗点说,就是黑道大亨,在江湖上至少有些名万儿的人,多有人命在身。

在各自当地,都是百姓畏惧的强人。

他们此次前来为锦衣卫效命,大多是为了混一身官身而来。

有了锦衣卫的官身,他们家族只会发展的更好,却非只为了银子。

现在还没捞上官身,就差点死绝,真真得不偿失……

但是十大箱银子的出现,还是震撼了所有人。

贾琮说的或许不全对,但至少,他表现出了他的诚意。

因为的确没人会花这么多银子买一堆炮灰去送命……

但是……

“大人,您是贵人!能拿出这么多银子来发烧埋银子,确实是好心。可难道此事就这样算了?我大哥他们,就白死了?我侄儿今年才八岁啊……”

一个中年大汉悲声问道。

此声带起一片哭声,贾琮大声道:“算了?杀我锦衣卫者,唯有死路一条。血债,必要血偿!一月之内,本官要在此地,以谋逆贼虏的首级,筑成京观,以慰我锦衣兄弟们的在天之灵!”

说罢,他又看向幸存的三十余或伤或残之人,道:“你们且安心养伤,等养好伤,或走或留都随你们,每人五十两安家银子。”

有人明显心存退意,但也有血勇之人,大声问道:“大人何时去报仇?老子……小的愿追随大人去报仇!”

贾琮看了此人一眼,点点头道:“你且安心养伤,有你报仇的时候。”

又转头吩咐韩涛、魏晨道:“厚葬死去的弟兄,三日之内,将烧埋银子发到每一位战死弟兄的家里。若家中有孤子者,可带回来,由锦衣卫抚养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