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伍崇曜归来(第2/2页)

下午,冯云山等人来到十三行洋行商区。

“圣王,前面不远,便是洋人集中开设的洋行区。鸦片战争后,有数十家洋人的洋行在开设。但近几年由于清妖头两广总督徐广缙和巡抚叶名琛两人明里暗地抵制洋人,抓住与洋人签订的条约中的漏洞,不许洋人进入广州城内。”伍崇曜指着前面一个街区介绍道。

“嗯,想不到这两个妖头还有这份心思。不过洋人肯定不乐意了吧?”冯云山笑道。

“圣王明鉴!洋人气愤填膺。这香港总督文翰便代表英人几次求见清妖头徐广缙和叶名琛,要求重新修改条约,但拖不过徐叶两人,最终无奈地上接受洋人不能入城的规定。”

“但实际上,还是有洋人不少在城内。毕竟洋人私自进城,官府也不好过于追究。即便这样,洋人在广州开始的洋行也越来越少,诸多洋人开始将生意转移至上海。这边的十三行洋行生意,开始慢慢走下坡路了!”伍崇曜忧心忡忡地说道。

这可不行!冯云山一听,广州十三行可是两广税源的主要来源地。眼下广州属于自己的地盘,被上海抢走生意,算哪门子事情?他便一路走,一路让伍崇曜继续说说这方面的情况。

原来,鸦片战争前,广州十三行作为满清唯一的对外生意场所,生意兴隆。但战后,满清被迫开通了上海、宁波、福州、厦门等另外四个通商口岸,其他三处还好,基本没什么生意量,但上海却因为身处江浙和长江口,交通漕运方便,对外贸易量逐步增加。

伍崇曜举例说,清妖道光十五年,整个满清生丝总产量七万担,卖给洋人共一万担,其中广州便占了九千担。但到了战后的道光二十五年,从广州出货给洋人的生丝只有五千担,而上海也增长到五千担了。

特别是去年,广州出货生丝还是只有五千担,而上海则增长到四万五千担。几年功夫,上海增长了数倍。其他茶叶瓷器虽然没有生丝如此严重,但也是如此趋势。

冯云山一想,便明白了为何如此。

广州的地方官,如两广总督徐广缙和巡抚叶名琛等,千方百计刁难洋人,甚至明里暗里唆使城内百姓驱赶洋人出城。

而上海的地方官,官职小,底气不足。

特别是发生“青浦教案”以后,更是害怕洋人到了极点,不敢惹事。洋人在那开设租界,肆意妄为,甚至偷漏税严重亦不敢多说什么,于是上海便成了洋人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