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豪格的消息(第2/3页)

没想到,他才上线,就看到刘金生有私聊发过来。崇祯皇帝点开一看,不由得嘴角微翘,呵呵,不错!

这个私聊,其实是郑芝龙让刘金生发的。郑芝龙的人有从倭国回来,带回了一个消息,说倭国临近朝鲜的九州岛正在打仗。原来丰臣秀吉的孙子丰臣国松突然强势崛起,已经占了一半的九州岛。他的手下,有一支军队非常能打,个子比倭人高得多,个个很勇猛,又善于对付倭国的鸟枪,经常打得敌人全军覆没。如今德川幕府为此非常重视,一边让人调查那支军队的来历,一边集结重兵,准备派往九州去平叛了。

这支军队,郑芝龙有十分把握,就是满清的军队。他让刘金生请示,是否需要告知德川幕府,或者联合德川幕府一起对付满清军队。他相信有满清军队先行帮丰臣国松造反在前,德川幕府应该会同意和大明联手,一起对付满清的。

对于满清出兵倭国的事情,崇祯皇帝其实是早就知道的。而且他乐于见到满清和倭国打起来,并且在营造这种趋势,回头还要把更多的满清赶到倭国去。这个时候去通知倭国,和倭国进行联盟,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么!

不过郑芝龙不知道这个战略,说出和倭国对付满清的事情,倒也不奇怪。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忽然心中一动,该派个聊天群中的成员去倭国待着,随时反馈倭国的战况,也能方便自己及时掌握情况。

如今聊天群中的人数已经很多,在南方的也有不少,完全可以考察一个后让郑芝龙的人带去倭国。这么想着,他便点了锦衣卫指挥使刘兴祚,把这事告诉他,让他去处理了。

做完这些,崇祯皇帝的目光转到了辽东建虏这边。从去年夺取了鞍山驿堡之后,就没有再打大的战事,但给辽阳的压力却一直保持着。前方不时爆发激烈的斥候战,胜负倒也是在五五之间。

之所以比海州这边斥候战的胜率低,不是明军不行,而是辽阳是建虏都城沈阳的门户,绝不容有失。鞍山驿堡是阿敏负责而已,用的也只是阿敏这个旗的探马而已。可辽阳这边,却是整个建虏六旗(正白旗和镶白旗都在朝鲜,因此没有算在内)的探马。斥候战能保持五五胜率还是大明士气高涨,装备精良,还有归化城这边的战马和骑士支持的原因。否则的话,以建虏探马的这些精锐,明军还是做不到五五胜率的。

沈阳那边,因为豪格暗中投靠了大明,不管他出自什么原因,至少表面上如此,他一直在源源不断地通过钱富贵传达消息。这让崇祯皇帝知道了皇太极并没有放弃挣扎,派了军队前往北方,一边掠夺生女真,一边烧杀劫掠,把北方有人烟的地方都抢了个遍来养活他的军队。

另外,皇太极对朝鲜也非常重视,三番两次地赏赐东西给在朝鲜的皇太弟多尔衮,三天两头的一份旨意过去夸奖一顿。掠夺到的生女真,也会赏赐给正白旗和镶白旗。当然,皇太极也有要求朝鲜那边运些粮食到辽东。

对于豪格传过来的这些消息,崇祯皇帝保持了谨慎的态度,并没有对此采取什么行动。事实上,之前乃是冬季,这气候也没法让大明军队发挥出实力。建虏在北方活动,明军要想绕过去干预,那代价太大,不现实。至于往来朝鲜这边,崇祯皇帝倒是每次都有让卢象升派夜不收去核实。目前已有三次核实后的消息传来,豪格所传来的那些消息都是真的。

崇祯皇帝正在想着这事时,忽然钱富贵的图标抖动,一条私聊发了过来。崇祯皇帝一见,便点开看了:“奴酋皇太极估计开春后,大明可能会采取行动,因此派了贝勒阿济格押着大量生女真并不少财物前往朝鲜,要求在一个月内必须运回尽可能多的粮食。”

崇祯皇帝一见,不由得心中一喜,不过还没想怎么处理这条信息时,下一条私聊又发过来了:“奴酋皇太极从朝鲜那边收到消息,说倭国那边有运来一大批粮食。而且之前的往来中,皇太极有多次邀请,多尔衮也有松口。这次派了多尔衮、多铎的同父同母兄弟过去,就是为了多增加一份把握,运来尽量多的粮食。”

崇祯皇帝见了,便等了会,没见有继续发私聊过来,那就是这两条信息了。

冬天过去后,崇祯皇帝其实是没有立刻发动战事的打算。他是想在满清快要收获之前,那个时候粮食肯定是最少的时候,才御驾亲征,应该有事半功倍之效。不过皇太极这么认为,要从朝鲜运粮食到辽东,这是不能允许的。或者,这一次,该有动作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点了魏木兰的图标,把这个消息通告给卢象升,让他派出夜不收,前去核实消息。如果真有阿济格押着生女真和财物去往朝鲜,那就不要打草惊蛇,等着阿济格从朝鲜返回时,再选择好的地段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