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做好事(第2/3页)

皇太极根本就对实际困难绝口不提,一番慷慨陈词占据大义,上升到后金生死存亡的高度,实际上是既办事,又让各旗自己解决困难。偏偏他又做得如此正义感十足。

等到呼喊声渐渐平息,莽古尔泰阴阴的问道:“八弟所言倒是这个理,不过打归打,就算打下来又当如何,那登州镇远在辽海之南,我等无兵船策应,就算将其旅顺连根拔起,他亦可乘船逃走,要生擒之,谈何容易?我等损兵折将,于陈新不过损失一支偏师,登莱根本仍在,不一年又会补齐,届时登州、文登、东江、天津水师齐聚,八弟可曾想想,要在旅顺派多少兵马守卫,少了难当其一击,多了粮草供应艰难,若是任他占领,难不成咱们又打一次?”

多尔衮跪在地上,心中为莽古尔泰叫好,这句话问到了点子上,因为旅顺靠海,金州以南就那么一个长条条,后金没有水师,明军想打哪里就打哪里,甚至连登陆之前都不知道他们来了,只要登州有一支大军,那旅顺也是守不住的,后金也没有那个力气跟陈新争来争取,这样全师而出的动员和攻坚,只要来个两三次,后金也不用再打了。

其他人跪在地上,很多人脑袋轻轻转头,用眼角余光观察着皇太极的反应,大厅中顿时一片安静。

皇太极微微一笑,转身看着他的五哥,此时其他人都跪着,只有代善、莽古尔泰还坐在椅子上,皇太极不用演戏给别人看,冷冷的迎上莽古尔泰凶狠的眼光,代善还是那副无精打采的模样,似乎一点不关自己的事。

皇太极和莽古尔泰对视片刻,冷冷的开口道:“三贝勒仍是直来直往,只知提刀砍人罢了。若是三贝勒方才认真听了岳托所说,怎会不惊奇于陈新之兵数,他一个总兵何来钱粮养军数万,又焉敢私下练兵。陈新在登州之时对付了周延儒的亲信,与之结下死仇,好在如今周延儒仍在朝。朕何须生擒陈新,只需攻克金州旅顺,落了他在朝中声势。陈新此人心怀操莽之志,只要搜足证据,再拿金银寻一些明国御史弹劾其养兵自重心怀异志。”皇太极停了一下,微微笑道:“届时自会有明国朝官帮着做好事,朕看他还有多少精力来对付我大金。”

……

三日后,正蓝旗墩堡中,张忠旗坐在正屋中,面前放着一个袋子,手中夹着一支文登香,这是他在山西时候抢到的,他总共抢到十多包,但大部分都上缴了牛录额真,张忠旗平日间舍不得抽,今日是刚刚服劳役回来,作为对自己的奖励。

张忠旗现在有三个阿哈,已经属于旗丁中的中产阶级,就算是旗丁中的披甲人,也有不少没有阿哈,不过经过天聪初年的征战,情况比以往要好。那些没有阿哈的家庭,披甲人和家中妻儿都要下地耕种,并承担各种劳役和赋税。

他就是刚刚做完其中的劳役归来,后金牛录不但要出兵、种地、养马,还要为整个金国提供劳役,比如打猎、制铁、修城、煮盐、提供朝鲜使臣驿马、朝鲜贸易物品运送等等,合计三十多项,对于那些没有包衣的人家来说,负担非常沉重。皇太极对这些穷困之人单独关照,留守永平之时,特意命令不准留驻家中无劳力的甲士,如果他们错过耕种而穷困无食,就要治牛录额真的罪。

张忠旗有牛录额真的关照,劳役上能选到比较好的,这次是去的耀州煮盐,按照那里的潜规则,他带回了一大袋盐,至少用一年是不用愁了。

“哑巴,这些活等黄善回来让他做,坐下我们说说话。”张忠旗对着院子里面忙活的女人说着。

那哑女挺着个肚子,正在给张忠旗家中的宝马作保养,后金的军律严格,武备和马匹不好,牛录额真直接降级,在即将远征时候,还会抽调马匹集中放养,这直接关系到各兵是否能随军出征。

听到后朝着张忠旗笑笑,丢了手上的筐子,到正屋拉了个凳子坐下,张忠旗笑眯眯的看着她,眼中都是欢喜。哑女歪歪头看看张忠旗,又站起来去找了剃刀,小心的给张忠旗剃着头,短短的发桩子顺着张忠旗的前额落下。

“我就要去辽南打那些尼堪了,要是抢得到新的包衣,我就带那两个包衣种地,你爹就不用下地干活了。”

哑女手一抖,赶紧停下剃头的工作,来到张忠旗面前呀呀的说着,两手还在不停比划。

张忠旗笑笑道:“没啥事,金州那些尼堪都好对付,我一人就能打十个。”

哑女听了开心的笑起来,她指指自己的肚子,又指了一下正屋中供着的一个观音,张忠旗点头道:“我知道,让我多做善事,观音会给咱们送儿子来。”

张忠旗拍拍脑袋,哑女又转过来他给剃头,张忠旗轻轻道:“不过啊,打仗的事情难保说个平安,要是我回不来,银子在马拦食槽下面埋着,省着些用,也能对付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