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3章 论功行赏(一)(第2/2页)
不过杜宥也明白,这个时候,诸多将士都眼巴巴地等着论功行赏,不会有多少人真心听他那番赞誉的话,于是他也就说得很简短,三句两句之后,便直接进入了论功行赏的环节。
“……此番战事,立下功勋的有功之士不计其数,为赏罚分明,朝廷将此战有功之士分为五等,各有不同的赏赐。”说着这话,杜宥从袖口中抽出一叠名单,在确认了一下名单后,继续说道:“先来公布第五等的有功之士,户牖侯孙牟、苑陵侯酆叔……”
这“第五等功勋”,大多数都是虽然表现出保家卫国的意念,但事实上并未与韩军交锋的国内贵族。
就比如户牖侯孙牟、苑陵侯酆叔等人,他们虽然受到大梁朝廷的征令,率领各自组织的私军前往驻守大河河畔,亦或是支援卫国,但因为种种因素,这些人到最后并没有与韩军交锋,因此这所谓的“第五等功勋”,实际上好比是一个安慰奖,意义大于实惠。
而“第四等功勋”,其实与“第五等功勋”相差也不大,就比如在这个档次内的成陵王赵燊、安平侯赵郯等等,这些贵族同样也没有在这场战争中立下什么功勋,但两者的区别在于,似成陵王赵燊、安平侯赵郯等人,他们是向朝廷捐输了不少钱粮的,因此,大梁朝廷必须提升一个赏赐的档次,日后给予一些回报。
毕竟,贵族阶级主动向朝廷捐输钱粮,支持国家的战争,这很不容易,值得大力广传,做成典型,促使国内贵族效仿。
当然,无论“第四等功勋”或“第五等功勋”,事实上赏赐的东西都不多,无非就是一些铜钱、布帛、玉石之类的,就拿成陵王赵燊来说,这些赏赐,还没有他捐给大梁朝廷的东西的零头多。
当然,对于这些东西他也不在意,反正他如今背靠肃王赵弘润,损失的钱财很快就能通过贸易赚回来——真正的便宜,在于朝廷欠下的人情,这才是贵族最想得到的。
让朝廷欠下己方的人情,日后在某些事上,朝廷或多或少就会给予通融,就比如当初一些贵族霸占国内的矿产,真以为朝廷茫然不知么?怎么可能!只不过因为某些关系,朝廷不好出面罢了。
至于从“第三等功勋”开始,那就是确凿的军功了,就比如,头一个被礼部尚书杜宥念到名字的游马军百人将石进,就因为在雍丘战场上斩杀了邸阳君熊商,非但军职被提拔为千人将,还获得了“贵勋”这个初级贵族的身份,让肃王军中一些千人将级别的老人们羡慕不已。
要知道,如今在整个肃王军中,就只有屈塍与伍忌这两位大将军获得了“贵勋”身份,除此以外哪怕是晏墨、孙叔轲、翟璜、南门迟等人,都仍在“考察”阶段,毕竟这份殊荣能够让他们从平民步向贵族,不可谓不珍贵。
而除了“石进”以外,亦有诸多的魏军将士获得了这个档次的封赏,但是并非个个都有幸获得“贵勋”的奖励,就比如商水军中骁勇的千人将冉滕,在这场战争中杀敌何止数百,但最终,也只是得到了一些金钱上的赏赐。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燕王赵弘疆麾下战死沙场的宗卫兼山阳军将领郑遂与李瑁,就获得了“贵勋”的赏赐,并允许他们的长子继承,不过,不出意外只能继承一辈。
总的来说,除了游马军百人将石进这个特殊的例子以外,在“第三等功勋”这个档次内的,朝廷只是厚待了战死的将士,比如赏赐爵位、视情况减免税收,由宗府将牺牲者的儿子训练为宗卫等等。
相比较“第三等功勋”,“第二等功勋”的赏赐更为丰厚。
比如头一个受到封赏的砀山军大将军司马安,直接任命为“河西守”,总慑河西,统筹魏国日后对林胡开战,夺取河套地区的事宜。
而继司马安之后,临洮君魏忌成为第二位受到封赏的人,被任命为“河东守”。
不可否认,临洮君魏忌成为“河东守”,却是有肃王赵弘润帮衬的影子,但不能否认,这位君侯在与韩将乐城、韩徐的交锋中,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率领一帮新兵阻挡几倍兵力的太原韩军数月之久,谁敢忽视临洮君魏忌的功勋?
日后,魏国河西有司马安,河东有临洮君魏忌,两者相辅相成,何惧韩国太原、何惧河套林胡?
看着在大殿中央叩地接受封赏的司马安与临洮君魏忌,纵使是赵弘润心中亦不禁有些振奋。
他所在的魏国,终于逐渐强盛起来。
而这是否意味着,他离“闲王”的夙愿已经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