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二章耕作之事,岂是容易!(第2/3页)

华夏虽是农耕民族,可是千百年以来,百姓们几乎没吃饱过,一直处于半饥饿状态,如果碰上灾荒之年,不是活活饿死,就是揭竿而起,多少伟大的王朝,都是被饥民们推翻的,而百姓们挨饿的原因,不是懒惰、也不是蠢笨,而是粮食产量太低了!

古代生产技术落后,基本是刀耕火种、靠天吃饭,就是把荒草烧成灰做肥料,挖坑埋下粮食种子,而后就盼着老天爷下雨吧,如果风调雨顺,就能多收获一些粮食,如果碰到了灾害,粮食就会欠收、或者绝收!

《史记》记载:西门豹引漳水灌邺,以富魏河东之地,亩产粮食两石半,天下谓之膏腴之地,诸侯无不陈兵于侧,而欲夺为己有之!

两石半也就三百斤,等脱去外壳之后,剩下二百斤就不错了,这么可怜的粮食产量,还让诸侯们眼红不已,不惜发动大规模战争,用尸山血河换取呢,其他贫瘠之地的粮产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汉代耕种技术进步,出现了陇作发、翻耕法、耒耜、牛耕、铁犁……粮食产量有所上升,平均亩产三石粮食,大约三百六十斤左右!

农民辛苦打出的粮食,给国家交了赋税,给地主交了租子,又能剩下多少呢,好年景半饥半饱,坏年景饿殍遍地,自从桓、灵二帝以来,汉家人口急剧减少,饿死的远比战死的多呢!

“敢问几位小兄弟,田地可是你们耕种的,看着沉甸甸的穗子,想来收成一定奇佳,不知用了什么办法?”

队伍中走出一名中年人,生的方面大耳、肤色黝黑,还穿着破旧的官服,正是相府令史-梁习,专门负责屯田事务,对于粮食最为关心了!

周围的官员也竖起耳朵,听说学府的农家学子,游历四方寻求良种,播撒腐物改良土壤……还发明了不少新型农具,扬言要‘官私仓廪皆满,再无饥谨之苦’,不知是不是吹牛?

“回禀这位大人,学府周围的上万亩田地,都是农家学子耕种的,可惜我们学艺不精,致使庄稼今天欠收了,每亩只有四石收成!

大司马说过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庄稼之所以欠收,想来是我们懒惰所至,以后一定努力种好实验田,再把技术、良种传播天下,让百姓们都吃上饱饭!”

农家子弟不善言辞,见到生人还有些脸红,结结巴巴的回答着问题,而他们的手上都生着老茧,衣服也四处是补丁,想来经常下地干活的!

另外吗,他们的农具也很奇特,收割的、脱粒的、清选的、晾晒的……品种齐全,使用方便,比起寻常百姓使用的,可是先进的太多了,上面还都刻一个‘墨’字,想来是墨家子弟的发明吧?

“平均亩产四石,竟然还算是欠收了,是老夫的耳朵发聋,还是学子们在说谎呢,纵然是最好的农夫、最好的田地,亩产也难超过三石呀?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咱们亲手割一块地,不就一清二楚了吗,别说亩产四石粮食,能有三石半的产量,老夫一定叩首行礼!”

对于农家学子说的,百官们一百个不相信,种地看似简单,其实难度极高,不是说发明几件新农具,引进一些新的种子,粮食产量就突飞猛进了!

当年张骞出使西域,也带回了大量植物种子,经过汉家百姓挑选、改良、培育……最后存活下来的,也不过就核桃、葡萄、石榴、芝麻、黄瓜、大蒜几种,剩下的因为水土不服,全被大自然淘汰掉了!

一颗种子传播到新地方,要经过十几代、甚至几十代的种植,完全适应了土壤、环境、温度……确定万无一失了,才能大范围的推广,最后成为一门粮食!

因此上,一个人穿越到古代,拿出玉米、红薯种子,一下让粮食产量翻十几倍,达到亩产几十石而后开创了太平盛世,只是某些人的意淫罢了!

(明朝万历年间,红薯传入中国,先是在福建、广东种植,而后传向长江、黄河流域,一直到了清乾隆年间,才成为一门主要粮食,中间经历多少成功、失败,不是只言片语说清的,别忘了,明朝亡于饥民之手!)

文武百官也不往前走了,一股脑的冲进了地中,找不肥不瘦的田地、测量出一亩大小,而后把官服往腰间一掖,抢过农家子弟的工具,就开始收割上了……

人多好办事,只是片刻功夫,百官就割了一亩地粟米,而后脱粒、装袋、称重,最后得出一个数字--四石半!

“我的神农氏祖宗呀,竟然是亩产四石半,比平常多了五成呢,学子们没说大话!”

“得暖饱而天下安,只要让百姓们吃饱肚子,中原可见太平盛世,四夷谁敢不服王化?”

……………………

看到准确数字之后,百官们震撼不已,有人跪倒磕头,有人默默流泪,要知道,天下农夫千万、田亩大概上亿之数,如果每亩增长五成,该是多少粮食,又能养活多少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