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皇极殿外(第3/3页)

赵鹤龄尴尬的一笑。确实会这样。其实,都知道新帝的人选其实要贾环同意。据闻,已经有人决定暗中刺杀贾环。比如,汉王府的一些人。

卫弘喝着茶,叹口气,道:“鹤龄,这是一个政治游戏。你看得透功名利禄,可以辞官不做。参悟不透,那就忍着贾环吧。”

赵鹤龄听出点味道来,小心翼翼地问道:“卫相,你的意思是……”不是他以小人之心揣度,他是真的觉得朝堂中有人在配合贾环行事。弑君的名声难听,但和贾环合作的利益有多大?

他其实和贾府关系不错的。

卫弘郁闷且不满的道:“雍治天子杀闻道书院诸书生,确实没道理。如今这局势,贾环将天子杀都杀了。老夫还能如何?发动百官执意和他对抗,最终是什么结果?”

贾环肯定不会束手就擒。闹起来,那就只有杀人。届时,政局动荡,天下大乱,他当这个历史罪人吗?

上午时,贾环在西苑和他谈过。他为宰辅,天子死后稳定局面是他的职责。既然贾环没有篡位的意图,他内心里觉得贾环比汉王那些人靠谱。

所以,他配合贾环抛出“国不可一日无君”的议题,刻意突出齐驰的地位。

但也仅此而已。就像他训斥施世俊的,你要能把贾环杀了,是你的本事,我肯定不拦着。贾环当着他的面杀雍治皇帝,他内心中很不满。

赵鹤龄轻轻的点头,“卫相说的是。”

身居庙堂之高,谁会因为情绪,而去做某一件事?都是要算算利益得失的。现在的形势很明显,和贾环对抗没有好结果。贾环愿意给梯子,还是有人愿意下来。当然,也有人选择和贾环死磕。

他突然有点明白今日皇极殿外怎么回事。

当钟声响起时,百官汇聚皇极殿中,就意味着权力汇聚在此。卫相无意出头,那权力就下发给七卿、“廷议”。这给了贾环可操作的空间。

贾环等在皇极殿外,是为了当靶子。第一,百官们的仇恨,目光都吸引在贾环身上,实则是暗渡陈仓。合作对象,只怕包括北静王、齐驰。

贾环现在出面拥立燕王,百官必然反对!但,若是廷议选出来的呢?百官如何?怕是要被分化吧!就像卫相说的,看得透名利的,辞官。看不透,那就忍着。

第二,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百官今日在皇极殿外质问贾环,一些话,讲的比较透。贾环两手都硬:给百官发泄的机会、途径(堵他),同时震慑(宁镀)。

掀起第二次攻击贾环的舆论,将会在何时?若是帝位定下来,届时,又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