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兵发汜水关(第3/4页)

“哦?”江哲愣了愣,转头再望郭嘉时,却见独自饮酒、笑而不语,再望荀攸,却见他离开了席位,正色说道,“刘大人此言差矣!张白骑于汉中大胜,麾下兵马兵锋乃盛,击之不智,不如紧闭关隘,避其一时……”

“荀司马此言莫不是长贼子气焰,灭曹公威风?曹公乃我大汉鼎石重臣,区区张白骑,何足道哉?”

“话岂能这么说,想高祖当初亦曾……”

话还未说话,又有一文士起身,皱眉低喝道,“荀司马此言莫不是将张白骑比之项藉?”

“这……在下……”

“哐当!”便在此时,屋内响起一声茶盏碎裂之声。

众人侧目一望,却见江哲不动声色从地上拾起茶盏碎片,随即面无表情说道,“抱歉,手滑了一下!”

嘿!手滑了一下?分明是你故意砸的好不?坐在江哲身后的司马懿,自是看得明明白白。

“噗!”郭嘉低笑一声,转首一望,却见江哲拾罢地上碎片,故作疑惑说道,“几位大人这么望着在下做什么呢?”

“呵……”被江哲这一打岔,那几名站着与荀攸对峙的文士面色一滞,讪讪坐下。

那面,荀攸感激地望了一眼江哲,继而拱手对曹操正色说道,“主公,张鲁久治汉中,多有百姓推崇,张白骑眼下虽得汉中,却尚未使其归附,或有百姓心思旧主!白波黄巾在时,倒可相安无事,倘若抽兵……在下以为,虽张白骑看似来势汹汹,实则不然,主公只需遣一支兵马守住汜水关,待汉中事变,张白骑思返之时杀出,必得全胜!此乃以逸待劳之策,望主公明鉴!”

荀攸话音刚落,还不待那些文士开口,那面江哲抢先抚掌说道,“善!公达此言大善!”

“嘿!”似乎是明白了江哲的意思,郭嘉亦是笑嘻嘻说道,“好一个以逸待劳之策,妙哉!”

众文士对视一眼,或许是心有顾虑,低头不语。

“以逸待劳……”喃喃念叨一句,曹操望了一眼江哲、郭嘉,展颜说道,“此计妙哉!”

见曹操似乎有应允之意,荀攸急忙继而说道,“介时,主公可使曹(仁)将军屯兵襄阳、守荆州,夏侯(渊)将军屯兵宛城、守豫州,张(燕)将军屯兵河内、守并州,再遣一将,坐镇汜水关……若是张白骑猛攻汜水关,则叫曹将军转道袭汉中;张白骑进无可进,必生退心,待其撤军之时,便聚河内、宛城、汜水关三处兵马,随后掩杀,即便是不得洛阳、长安,亦可保我西境无恙,望主公明鉴!”

“话是不错……”曹操迟疑地点点头,毕竟,他亦是精通军事,自然看得出荀攸此策破绽所在……

待汉中事发、张白骑思退……那若是汉中无恙,张白骑不退,又该如何呢?

时屋内众文士之中,亦有心思缜密之士,正欲开口,却见那面江哲缓缓起身,拱手说道,“不如便将此事交与在下!”

“守义?”曹操愣了愣,面上有些犹豫,说实话,他却是不想江哲此时领军在外……

倒不是因为荀彧、荀攸之事,而是曹操对江哲心有亏欠,这两年中,战事频频,江哲多半领军在外,不曾在许都呆得几日,更兼时下乃是年初,曹操如何好意思无视江哲家中那几位盼望其夫婿早早归家的妻儿、再叫江哲统兵抵御张白骑?

除此之外嘛……

不过屋内一干谋士听闻此事,倒是纷纷开口说道,“若是司徒亲往,张白骑必死!”

“区区张白骑,岂能挡司徒锋芒?”

按他们心中想来,江哲名望太盛、资历太厚,又甚得曹操信任,与曹操平辈而交,是他们所得罪不起的,最好呀,他江哲一辈子是别回许都!

而见到江哲请命,荀攸自是愣了愣,随即,面上露出一丝失望。

“守义亲往……”只见曹操搓了搓拳掌,起身犹豫一下,摇头说道,“这段日子,守义辛劳已久,操如何能叫守义……”

郭嘉自是了解江哲心思,闻言笑道,“主公,若是守义亲往,他张白骑乃有惧意,换作他人……呵呵!”

“哦?”

抱歉地望了一眼荀攸,江哲拱手说道,“张白骑兵犯之事,干系甚大,刻不容缓!哲当初曾与其有数次交锋,自思有些许把握……”

“守义过谦了,”曹操朗笑着说了一句,回顾屋内众人,沉思良久,终究说道,“如此……便有劳守义了!”

毕竟,如此大事,除了曹操亲自前往汜水关外,也只有交予江哲、郭嘉最为安心,其中,江哲曾与张白骑数次交锋,可谓是知根知底,当是最佳人选。

见曹操应允,江哲微微一笑,继而正色拱手道,“江哲领命!”

席中众文士之中,卫凯望了望江哲,又望了望荀攸,淡淡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