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绝生之谷,决胜之谷

——时间回溯到一刻辰之前——

大概是辰时三刻前后,按照军师长孙湘雨的吩咐,廖立作为第二支伏击太平军向溪谷方向的突围部队的带兵将领,遇到了太平军将领严邵所率领的殿后军队。

廖立军四千,严邵军四千,在兵力数量上两支兵马等同。

在这种情况下,是最考验两支军队带兵主将实力的时候,主将的实力将决定这两支军队的胜败。

要么是像陈蓦那种以个人勇武激励全军、威慑敌军的勇武型将领,要么就是像梁乘那种以优秀的临阵指挥击败敌军的兵略型将领,当然了,也有像费国、冯浠那类既具备个人勇武、又擅长临阵指挥的智勇双全的将领。

廖立,正是最前者,崇尚个人勇武型的将领,而严邵呢,却恰恰是兵略型的将领。

平心而论,廖立与严邵这两类武将,平日里基本上是分不出优劣势的,但是麾下的兵力越多,廖立便越加吃亏,这也是大梁军主将梁乘武艺平平,但是在湖口时,太平军猛将徐乐却屡屡无法在前者手中占到任何便宜的原因。总归在战场上,个人勇武的影响力相对显得渺小,几乎不可能做到扭转胜败走势,除非达到像陈蓦那种程度的武艺,能够轻而易举地斩杀敌将。

与数个时辰前被马聃军偷袭不同,这次,严邵终于发挥出了他在指挥士卒方面的才能。也难怪,毕竟这次他是有备而来,就算不需刘晴提醒,严邵也很清楚周军势必会在他们太平军朝溪谷方向突围的沿途设下伏兵,又岂会再向上次被马聃打了个措手不及那样,被轻易逼近周身?

“廖立?——没怎么听说过呢……”

四平八稳地指挥着麾下的士卒,严邵一面嘀咕着,一面暗暗将廖立与让他吃过大亏的马聃比较,得出的结果让他对此战的胜算充满了信心。

因为在严邵看来,只懂得带兵冲锋陷阵的廖立,岂会是他严邵的对手?除非对方是一位个人实力相当高超的猛将。

然而在心中思量了一阵后,严邵排除了廖立是一位猛将的可能性,因为他从未听说过后者的名气。

要论江陵战场,周将之中何人最为出名,首当其冲便是费国,其次就是唐皓,再次便是马聃。

事实上,费国把守的川谷,其实就是八贤王李贤与叛王军队厮杀的主战场。在谢安尚未赶到江陵的那时,江陵这边的战事,有五成是在川谷打响,另外三成是周将唐皓对楚王李彦,而名义上作为主战场的葫芦谷,实际上只是周军与叛王军试探性地交锋过一两回罢了,而至于溪谷的马聃军,当时的战事更是少得可怜。

而廖立,最初便是隶属于李贤大本营内的武将,在这场战役中出彩的机会几乎没有,也难怪严邵对廖立并没有什么印象。

当然了,没有什么印象并不代表严邵不知道廖立的底细,毕竟在谢安收服蜃姬秦可儿之前,这个女人与刘晴私下里乃是同盟,应刘晴的要求,对冀州兵上上下下的将领都做过调查,毕竟冀州兵乃京师的中央军,是大周出征次数最勤的军队,几乎是大周任何一回战事的主力军。就拿近十年来说,北上抗击外戎、西征洛阳叛军,这两回动辄十余万兵马的大战,都有着冀州兵的身影,只不过战果并非怎么近乎人意罢了。但不可否认,冀州兵在大周军方扮演着四处救急的角色,哪里不妙就出现在哪里,出动几率绝对不是冀京四镇那四支只专门用来守卫皇城的精锐可比。

正因为如此,刘晴很清楚一旦她举起大旗、堂而皇之地打算与大周划江而治,那么冀京朝廷势必会派出这支军队,是故,早在两三年前,刘晴便托秦可儿打探过冀州军的情况。

相对于费国、马聃、唐皓这三位帅级猛将,有关于廖立的介绍实在是少地可怜,几乎只有寥寥数十个字,根本无法与前三者那动辄十余页的资料相提并论。

洛阳战场时,叛军主将张栋副将,长孙湘雨攻克洛阳后与主将张栋一同归降周军,一度曾担任谢安护卫军的统领……然后就没了。

一个副将而已……

严邵当时下意识是这么想的,直到廖立凭借个人勇武冲散了他的布阵时,严邵这才意识到,对方并非是善与之辈。

严邵也不想想,在他太平军中,杨峪一样是刘晴的护卫军统领,他的实力如何。

“铛——!!”

仅仅交手一回,严邵这才满脸震惊,因为他发现,廖立的力气甚至还要在先前的马聃之上。

怎么可能?

这厮此前不仅仅只是副将么?

被一刀震退的严邵难掩脸上惊色。

不得不说,严邵太小瞧廖立了,廖立之所以无法成为独当一面的主帅,绝非是因为他武艺差、或者智略平平,只不过是他为人比较冲动罢了,用长孙湘雨对他的评价来解释,那就是只知进、不知退,平时看起来勇武莫当、心思缜密,几乎就是费国、马聃、冯浠这类智勇双全的武将翻版,实打实的帅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