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一切为了甲午(第2/5页)
(注:呵呵,关于迁移军工厂的事情,确实欠考虑了,大家提醒的及时,改之。)
增练新军,囤积军火,为军队的医疗保障开办医学院,沈从云一切都为了甲午。
就在沈从云厉兵秣马的同时,日本为侵略和中国开战的开战准备,也到了最后的时刻。
1882年朝鲜的“壬午兵变”后,日本参谋本部就已经开始制定对中国作战的方案,举全国之力,加快了对中国作战的军事准备的脚步。1890年,日本的军费开支,占国家预算的30%,1892年,剧增至41%。
19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陆军平时的编制为三万一千余人,战时编制为四万六千余人。海军只有十七艘舰船(大部分为木制),总排水量为一万三千八百顿。经大力扩充,至甲午开战之前,日本按新的战时编制进行动员,陆军为七个师团(含近卫军师团),加上屯田兵团和对马警备队等,总兵力可达22万余人。海军经过扩充,拥有军舰三十一艘,鱼雷艇二十四只,加上死艘代用军舰(武装商船),总吨位达到七万两千六百余吨。
改制后的日本军团便成为:两个步兵旅团(每旅团两个步兵连队联队,每联队三个大队,每大队辖四个中队)、一个骑兵大队(辖三个中队)、一个炮兵联队(辖两个野炮大队,一个山炮大队,每大队辖两个中队)、一个工兵大队(辖两个中队)、一个辎重兵大队(辖两个中队)。七个师团总计将佐一下十二万三千余人、马三万八千余匹、野炮一百六十八门,山炮七十二门。
军械方面,1880年陆军中佐对“施捏德”、“李·恩飞”等后膛枪进行了改进,制成“村田十三年式”单发步枪,后又改进为“村田十八年式”,1889年,随着无烟火药的出现,“村田二十二年式”连发枪诞生。由于国力问题,日本到甲午战争爆发,也只有近卫师团和第四师团装备了连发枪,其他部队装备的还都是单发步枪。
日本海军为了对付定远、镇远两舰厚厚的装甲,强行在“松岛”、“严岛”“桥立”三艘吨位在四千二百吨的战舰上装备了320毫米口径的主炮,创造了世界海军史上的“奇迹”,日后的黄海大战中,“三景舰”的主炮根本就是摆设,也算是海军史上的一大笑话了,当然日本人兵不这么认为。
1893年,由于翁同龢的阻挠,李鸿章在和日本争夺新式的英国产的新式巡洋舰中失败,日本增加了以“吉野”为代表的新式战舰,可以说由于中国的内耗,北洋水师和日本海军之间的实力对比此消彼长,双方基本处在同一实力水平线上。日本海军胜在装备了速射炮的新式快速战舰多,北洋水师则胜在士兵素质和定远、镇远两舰厚不可破的装甲,和令人恐怖的305毫米主炮。(注:一直有人认为,当时日本海军的士兵素质强于北洋水师,个人综合了一些历史资料以为,北洋水师的士兵素质,应该在日本海军之上。)
为了准备对中国开战,日本当局广派间谍,收集各方面的情报。1893年,日本参谋本部次长,川上操六亲自到朝鲜的釜山、仁川,中国的天津、上海、南京等地。重点窥探中国的军备,士兵训练,军队装备,地形地貌等等。甲午战争爆发以前,日本早就绘制好朝鲜和中国东三省、渤海湾在内的详细的军用地图,上面甚至表明了每一座小丘和每一条道路。
处心积虑查探中国军情的日本参谋本部,怎么会错过沈从云这么一个突然冒出来的人物,还有沈从云的新军。
1894年的春节悄然来临了,江南大地上飘起一阵飞雪的时节,阵阵的鞭炮声中,预示着来年翠绿遍野的春回大地。
大过年的三天,沈从云总算是有了点休闲的时间,大年初一躺在床上抱着头发已经长了起来的毓秀格格坚决不肯起来。
正式跟了沈从云的毓秀,一反过去的作风,平时显得格外的温柔。眼看这沈从云身边的妻妾肚子里都没有啥动静,毓秀最近开始鼓励沈从云,找个机会把丫鬟小菊给做了,说这叫广布雨露。
不过在大年初一这一天,毓秀表现出了非常坚决的态度,死活把沈从云推开,先起来穿戴完毕,然后生拉硬拽的把沈从云弄起来。
沈从云无奈的起来,三个小妾几个丫鬟一涌而上,给沈从云一番收拾。收拾完了刚到客厅前,一干下人们早就在那等着给沈从云拜年了。中国人过年图个喜庆,身为大房的毓秀,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来,挨个的发下去。一番拜年之后,沈从云正打算溜回去睡回笼觉,结果郑观应、斯蒂芬联袂而来,还没等打发走这两位,余震和一帮天津学生兵出身的军官也到了,没一会连克泽等德国军官,弗朗索瓦等法国雇佣军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