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 询问

“大人,我们还是积累自己的实力最好。”

西花厅中虽然只寥寥十几人,但却是辽阳现在的文武核心。

周晋材说话正如其人,三十来岁的他正在人生最好的年龄,十几岁就跟随惟功闯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体能精力又还是十分充沛,就算是坐着,也似如一根挺直的标枪一般。

看着惟功,周晋材侃侃道:“正如大人所判断和军情司的情报来分析,倭奴正在修筑那什么名护屋城,部署沿岸守备兵马,积累水师和物资,最早也得明年初夏才会动手。这一段时间,我们可以动员训练将辽阳镇的主力战兵扩充到二十个营以上,加上重骑兵,轻骑,炮兵,主力一线部队能达到二十万人以上,有这个实力,不论倭奴如何作我们都可以轻松扫他们下海。以属下之见,不论敌人如何,也不管那些朝鲜人能不能靠的住,配不配当我们的盟友,只管做好我们自己的事,积累好内力,到时候不管是朝廷还是倭奴,都统统能踩在脚下!”

倭奴也就算了,在周晋材嘴里,“朝廷”也能随随便便踩在脚下,这般大不敬的言语偏偏还没有人说什么,连孙承宗这种方正君子也就是把头一偏,假装没有听到。

张用诚点点头,沉声道:“晋材说的是,我们还是积蓄内力最为要紧。”

陶希忠道:“参谋司已经制定计划,春夏时往科尔沁各部用兵!”

科尔沁的牧场,在几百年后清末时渐为汉人所侵,由草场渐渐变为农耕地,说明这些地方并非不适合农耕,这里一直到赤峰一带,也就是喀喇沁蒙古的地盘在内,都可以化牧为耕,有一些地盘,是松嫩平原的一部份,后来说是属于内蒙,其实和东北并没有区别,包括住民,都是与东北三省的民居一样,是百分之百的汉民。

惟功点头,起身,看向众人。

他的眼光深沉而蕴含着极深的含意,一时间,房间之中静默下来。

“朝廷已经渐至多事之秋。”惟功看着诸人,缓缓说道:“据军情司的情报,宁夏等多处局面不稳,从西北到西南,这数年之内,朝廷很可能要面临几场大战,再有朝鲜这边倭国的威胁,二十万精锐滔海而来,表面是打朝鲜,实则最终的目标是我大明。敌人虽是小国,却是百年战国打出来的精锐,我大明虽大,但力量并不集中,而当今又绝非明君,朝中大臣,平时想的多是结党营私,而非心怀国事,勋贵武臣,更是蝇营狗苟,只图生利,品格操守,十分下流。我辽阳在此风雨将至之时,各位一定要戮力而行,保我华夏,歼灭丑类,还我清平世界,万年太平。”

从头到尾,惟功没有提及“大明”这两个字,在座中人都是十分清楚明白,这几年内,按惟功和参谋司的推演,还有军情司在各地的情报汇总来看,大明虽然没有到岌岌可危的地步,但也是问题百出,南方有播州土司杨应龙桀骜不驯,暗中积蓄粮草人马,其主力核心近万人,随时可动员数万苗民,以南方明军的战斗力,参谋司十分的不看好,估计杨应龙真的动起来,不费几百万钱粮,自各省调集大兵根本平定不下来。

这还只是一个州郡的土司,宁夏的哱家父子不法情事已经十分明显,造反估计也就是在今年或明年之间,加上即将渡海而来的倭人,还有各地隐隐出现的起义苗头,令得所有人实在不大看好大明的抗倭一役。

事实上这就是同时暴发于万历二十年的三大征,这三大征明朝确实是打赢了,但历时多年,耗费过千万的白银和无数物资,原本就被万历皇帝折腾的十分贫弱的中枢财政破产,辽镇等军镇耗空了实力,明朝覆亡的危机,说是万历四十年后的建奴起兵和各地绵延不绝的灾害,实际上是在万历二十年就正式开始了。

如果万历是稍微合格一些的帝王,就算经历三大征,小冰期,明朝也绝不会落到最后的光景,明亡于万历,这是绝无疑问的。

“还有两年的时间,诸君努力吧。”

惟功并没有长篇大论,但此次的讲话,意思当然是十分明显。

逆而夺取,既然大明危机四伏,辽阳这边却是蒸蒸日上,能拿到手的,当然也绝不会放弃。说起来他的勋贵根脚对自己毫无帮助,相反,却因为英国公府的身份遭遇了不少挫折和刁难,还有与皇帝的那一点点交往,自己早就还清了情份,而在此之后,就是万历无止境的猜忌和提防。

情份早尽,机会就在眼前,绝没有放弃的理由和道理。

向北扩大地盘,使辽阳直属的领地几近达到大明近半的国土,再征伐蒙古,扩大声望,如果能在朝鲜扶住一国,灭一国的倾国之兵,功劳就已经到不世之功,朝廷赏无可赏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