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战斗吧,火鸟(第3/6页)

真正的石油工业从二十多年前出现,却是在化学技术最先进的中国发展最为迅猛,虽然二十年前波兰便开辟了第一座现代油矿,但毫无疑问,现今中国才是全世界第一石油使用大国,炼油厂最多,也控制着全世界最多的油田。

中国石油开采,帝国鼓励在境外勘探,对国内油田的勘探开采审批极为严格,帝国石油公司,主要的产油地便在南洋,加里曼丹岛的油田和塞兰岛的油田。

加里曼丹岛不必说,除了文莱周边,尽属帝国之殖民地,同时加里曼丹岛也有着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塞兰岛在东印度群岛最东侧,从航海贸易的角度认知,并没有什么商业价值,是以很快也落入了中国人手中,而且从其岛屿沿海发现了油田。

叶昭自然也不会放过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的油田,而与荷兰人签署协议之后,代表着印度尼西亚的所有油田都纳入帝国囊中,实则以现在中国石油需求,只需苏门答腊岛的一处油田便可以解决,只是叶昭提起石油就兴奋,恨不得把石油产地都圈在自己势力范围内。

而现今西方国家,石油工业发展最快速的是美国,英国胜和行在六年前吞并的标准石油公司,任命小股东洛克菲勒为CEO,开始了兼并全美石油公司的伟大旅程。

当然,任谁也不知道,财大气粗的英国大亨威尔斯,他的胜和银行会有中国皇帝一半的股份。

至于说荷兰,和许多欧洲国家一样,远未认识到石油的重要性,在中国人承诺保护其商业利益并且承诺若第三国家侵占荷兰人在南洋的贸易利益,则中国人便视其为有敌意行为后,荷兰人很快便在最新的友好条约上签字。

显然荷兰人对于中英两国的密约有所耳闻,而在英国人雷声大雨点小也不愿意与中国人撕破脸,或多或少在东方推行了绥靖政策后,中国毫无疑问成了南洋海域的国际警察,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得到中国人的安全承诺在南洋变得极为重要,所以在与中国人签订了最新的友好贸易条约之后,荷兰国内爆发的是欢呼声。

叶昭又开始考虑西域铁路延伸的计划,最后还是掐灭了这个念头,太超前了不是?有点本末倒置。倒是可以与奥斯曼帝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静观其变,大多数西亚国家,都是奥斯曼帝国崩溃后独立,这个世界因为自己的介入未来变成怎样谁也不清楚,走一步看一步就好。

同时叶昭准备推动与美国人谈判,禁止在太平洋特定海域捕鲸,其实以现今的捕鲸业加工技术,随着石油工业兴起,捕鲸业必然会衰败,因为现今捕鲸,无非是照明剂和润滑剂市场,这两个市场已经在逐步被廉价的石油产品代替,捕鲸业衰落是必然的,等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发现鲸产品的新用途,鲸的种群才会面临更大的消亡危险。

虽然叶昭令外务部同美国人谈判,更多的还是宣示在太平洋的主导权,但却也不免发现,不知不觉中,他手中的权力,已经可以逐渐影响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包括深海物种的兴亡,这种奇妙的感觉或许只有经历过二十一世纪文化熏陶的人才能感受到。

在中国和荷兰签订条约的第二天,叶昭便登上了前往天湖城的火车。

与叶昭同行的,是京师大学土质学系的两名讲师,都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其中一位还是叶昭当年送出去的学童,姓张,叫张金昌,只是张金昌自己,也不知道坐在他对面的化学系讲师文先生,便是当年的大恩人。

叶昭的身份是化学系客座讲师,与土质学系的教授讲师接触不多,而这两年,叶昭便是私访,也不再化妆,或许是因为心态的变化,被发现就发现好了,沾一脸胡子,成何体统?

是以虽然近两年照相技术发展极快,叶昭更上过几次报纸,但他出巡反而更加坦然,也不似以前那般遮遮掩掩。

当然,如果不是叶昭的身边人,怕也没人会将照片上气度森严但因为技术问题略显僵板的大皇帝和叶昭混为一谈。

张金昌和王自忠两位学者正讨论灾变论和均变论的争论,现今地质学的宏观理论来说,有灾变论和均变论两种,灾变论认为,地球历史上发生过多次灾变导致生物灭绝,均变论则认为自然法始终一致。

帝国各大学地质学系,主要是学习研究矿物开采提炼技术,便是讲师教授,实则也是传授课业之余,自己也在学习研究提高,毕竟从全世界来说,这是门新兴学科,远没有一套真正系统的理论做指导。

张、王两位讲师去天湖城,主要还是为了勘探天湖城周边矿藏,但两人书呆子气发作,天文地理的讨论,最后就争论起来。

叶昭也不插嘴,只是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时隔数年,再去西域,却是有了火车,三五天时光,可谓转瞬即到,又怎不令人心下感慨?又想起西班牙内战,对于伊莎贝尔的种种支持,不知道哪里还不够呢?总要帮助她成功复辟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