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章 一切都要看中国!(第2/3页)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粮食对于战争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所谓计毒莫如绝粮,中国几千年的战争史总结出的这几个字,可以一语道尽了粮食的重要性。

俄军现在就面临着断粮的巨大危险,而且一时半会儿的他们的援军又不可能出现,巴格拉季昂似乎就只能等死了。他也可以选择投降,但他宁愿死也不愿意投降。

那么巴格拉季昂接下的决定就是出乎众人的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了。

“陛下,西北急报,二月初五晚八点,俄将叶尔莫洛夫、拉耶夫斯基率三万余俄军分别向我第十师、第十九师投降。”

“俄军主将巴格拉季昂率部下两万余人向北发起突围。”新阿斯特拉罕包围圈的北部就是伏尔加河,那里陈汉布置的兵力可不少,因为西历的11月到次年的3月末,这四五个月的时间里是伏尔加河口的冰封期。

战斗发生在坚冰覆盖的伏尔加河面上,“……激战至次日上午10点许,禁卫一师全歼俄军之突围部队。未获得巴格拉季昂,据俄军俘虏所报,巴格拉季昂已沉入河底。”

陈鸣至今还记得他听到这个消息时的惊讶。很显然,在面临绝境的时候,巴格拉季昂没有坐以待毙。他让自己手下的六万俄军做出了一个选择,是选择投降,还是选择跟着他一起为俄罗斯流尽最后一滴血。结果一半多的人选择了投降,巴格拉季昂就用他们做个挡箭牌,然后自己不顾一切的猛冲伏尔加河。

显然,巴格拉季昂失败了。

再坚硬的冰面也挡不住炮弹加火箭弹的轰击,两万多俄军被枪炮打死的有七八千人,被断裂的冰面吞噬的则不下五千人,剩余的就在岸上竭力抵抗之后做了俘虏。

但带头的人却变成了拉耶夫斯基的老部下多赫图罗夫和涅沃洛夫斯基,这两个在昨日的命运交叉口愿意跟随着巴格拉季昂慷慨赴死,也不愿意像叶尔莫洛夫、拉耶夫斯基那样屈辱的投降的俄国将军,在二月初六的太阳升起的时候,已经放弃了无谓的挣扎。

他们俩是不怕死,但看着自己带领的成千上万的士兵一个个无谓的倒在自己面前,这却是一种比死亡更让他们俩难以承受的压力。

鲜血染红了冰面,尸体堵满了伏尔加河。

当火箭弹在冰面上爆炸的时候,暗红的火焰吞噬了一个又一个士兵;当坚硬的冰面被中国人的大炮轰裂轰塌的时候,冰冷的喝水像一头巨大的怪兽一样吞噬了无尽的人……

多赫图罗夫和涅沃洛夫斯基只能投降!

再坚强的勇气在死亡面前也会颤抖,尤其这份‘死亡’并不是给予自身,而是给予成千上万的‘同胞’。对比在人生道路上选择了投降的叶尔莫洛夫、拉耶夫斯基和那三万多俄军士兵,巴格拉季昂带领的这两万余俄军无疑是‘真正’的忠贞之辈。那么一样忠诚于俄罗斯的多赫图罗夫和涅沃洛夫斯基,又如何能看着他们去无谓的送死呢?

可以说,这一个冬季过去,俄罗斯战场上,欧洲人的损失是很大的。巴格拉季昂部的覆没,其价值数倍于北高加索地区的骑兵厮杀。

当然,美洲的战局也不能完全不顾。

因为这场战争来的突然,西班牙和葡萄牙还好说,他们的实力弱小,本土战乱连连,只靠殖民地的他们根本就掀不起大浪。

不要忘了巴西和阿根廷现在才多少人。两个地方加在一块也没有灯塔国的一半人口多,战争潜力高地显而易见。

所以在最一开始让美洲驻屯军气的火冒三丈的不是葡属巴西和西属阿根廷,而是北美的灯塔国。

不管是南方的亚拉巴马州和佐治亚州,还是北边的五大湖地区,美国人在头两个月的攻势堪称快若雷霆。

在北方,他们从伊利湖南一直达到了密歇根湖,杀到了陈汉在原迪尔伯恩要塞的遗址上建起的新密州城下;

在南方,他们几乎夺回了整个佐治亚州。

只不过一口气打到佛罗里达的康国边界的美国南路军也耗尽了力气。就像在新密州打不动了的北路军一样,力气耗尽的美国人和动员起来的陈汉藩国以及美驻屯军,在随后的冬季开始了真正的拉锯战。

而拉锯战一开始,美国人就觉得不是滋味了。

别看那佐治亚州和五大湖地区是美国人原先的土地,可当地已经没有美国人了,只有少量的中国移民,在美军打进来的时候也能跑的都跑了。这大片的区域面积是挺不小的,但作为无人区,老美不管没有如鱼得水,相反还拉长了他们的运输距离。

这让美国人很不是滋味。

明明几年前这些地盘还是他们家的,可现在就像进入了一片邻国一样,他们用的、吃的都需要从后方运输,一下子战线就拉长了几百里。还好老美的海军够给力,有了英法在背后的支撑,美国的海军力量这些年是翻跟头的向上剧增,这才让进攻中的美军好过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