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最坏的时代,也将是最好的时代(第2/2页)
现在李超提供了另一个不错的机会。
到尚书省做吏员,四年时间,就能当上官了。
对李超的奏议,李世民看过之后,就准了。
先在尚书省试行,中书和门下以及其它各寺监等衙门,暂时不急。
李世民虽然说全力支持李超的变法,但也是很小心谨慎。
诏书传到国子监。
已经升任国子监祭酒的孔颍达接过旨意,跟陆德明等一众老师们谈论。
“我觉得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事情,国子监学生如此之多,既是勋贵官僚子弟,但普通的庶族子弟也是不少的,这些人往常毕业之后,也多是入衙为吏,咸难授官。如今李相给了这么了一个机会,四年之后,可是就能为官了。”
孔颖达点头。
国子监的学生很多,而且现在每年还越来越多,国子监的学院有好几个,科目不少。其中固然很多学生只是那些贵族官僚子弟,进来混几年时间,等到了十七八岁就离开学院,去宫里当侍卫,去给王公贵族们当帐内亲事等去了,但也还有不少庶族子弟,这些人,其实反而是国子监里,最用心读书的一批人。
但这批最用功的学子,只因为出身庶族寒门,结果反而是国子监出去的学生中,以后出息最差的。
“把监生都召集起来,我当面向他们宣布。愿意去国子监的,不论他是哪个年级的,都可以报名。我亲自送他们去尚书省考试,如果考试通过入尚书省当差,我会让人把他们的名字都记下来,到时在国子监内立个碑石,铭记在上。”
张颖达和陆德明他们的判断是对的。
受召集合的国子监生们,在听了孔颖达的宣布后。
反应很激烈,除了那群出身极好的勋贵高官嫡子们,其它的学生挺意动的。不但那些出身于小地主、自耕农等普通家庭的士子大为意动,就连那些一般官僚子弟,甚至是一些贵族的旁支庶子等,听了也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若是过去,他们肯定不愿意去做吏。
但如何不是改革吏制嘛,当了吏也还是照样能当官的,况且这说的明白,一年实习,三年任期,任满合格就能授官。哪怕到时不合格,也不怕啊,大不了再找其它机会,又不是当过吏员就不能当官了。
“愿意去的,现在就可以上来报名,在这里登记。”张颖达刚一宣布,马上就有许多士子涌过来要报名。
那火爆的场面,让他都有些预料不及,本以为会有不少人愿意去,可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人愿意去。
看着学子们的热情,孔颖达跟陆德明他们感叹道,“自今日起,官吏再无界限,吏场官途,翻天覆地啊。”
“李相确实非凡人啊,这样的大手笔,可没有几个人敢提。”
其它博士教授们,也是各自心情复杂。他们既是读书人,也是官员,他们心里面,其实对吏是有些瞧不上的,可如今李超却强行的打破了清浊流的分界。
“这是好事,读书人为吏,也能刷新吏治,改变过去那不堪的吏场啊。”
“是啊,如今造纸术、印刷术的进步,使得纸张和书本都不再高昂,又有武德字典,贞观词典,还有许多校正刊印的儒家经典名著,使得如今读书更方便了。不仅贵族士族子弟能读书,甚至一般的小地主自耕农的子弟都能读的起书了。读书人越来越多,如今朝廷给了他们凭考试就能为吏,甚至将来凭能力表现还能为官的机会,这是多么难得啊。”
孔颖达心里感叹着,一个普通出身的人,也有很多机会读上书,甚至有机会成为吏员,甚至还能成为官员。
这可不仅仅是改变吏场,而是要改变整个官场,改变国家的取士之道啊。
吏员考试,任考试就能选为吏,这和科举有什么区别呢?
要说区别,可能就是吏员考试通过只是为吏,而科举考试通过了却直接为断,条件更高些而已。
但总的来说,这吏员考试和科举考试,都将会冲击如今朝廷的取士选官制度。
这真的将是一场大变革!
张颖达也不知道,这些,究竟是好,还是坏。
以后,这天下将是读书人的时代了吗。
想到这个,他心里甚至隐隐兴奋起来。
读书人的时代,凭考试而成为吏,成为官,不再只是看家世出身,也不只凭借着父辈们的功勋官职地位。
一个农夫之子,通过读书能成为官。一个府兵之子,通过读书也能成为官,一个地主之子,通过读书也能成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