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2/3页)

“也好,今日我主要下来体察民情,还是要走访一番的。不知齐大人是否愿意与我同行?”卫苏询问道。

“求之不得。”齐逞欣然同意。卫苏要调查民情,他于心无愧,当然愿意了。当即换下官服与卫苏一道同行。

有齐逞这个向导,一路倒也不无聊,齐逞说了一些地方上的事,卫苏都饶有兴致的听着。不时也会询问上两句,说说自己的看法。

齐逞从卫苏的话中也得到了一些不错的见解和建议,往往都是一针见血。齐逞听得连连点头,不由得暗暗记下来,方便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能够借鉴。

对于齐逞的态度,卫苏十分欣赏,他也是听说了齐逞为官的口碑不错,这才找上门来。像其他的郡县,他也就是在百姓中间暗地里调查,根本就没有惊动官府。

兰芜县东阳村村头的一颗槐树下,一大群人都挤在树下,围着中间一个官差小吏,似乎在听他说些什么。

等到小吏说完了,人们议论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那小吏也不着急,他说了半天,早就口干舌燥起来。这时人群中有人送过来一葫芦瓢的凉水,“赵小哥,说渴了吧?来来来,先喝点水。”

小吏脸上笑开了花,道了声谢才接过来,“还是周大伯最体谅人,这么半天,总算是喝上一口水了。”

这要换做以前,身为官差的小吏岂会与百姓混做一堆?因为每每官差一下来就是催收税收,或者服劳役。百姓一见到他们便如同见鬼一般,躲都躲不及,又哪里会主动听他说话,还送上水来。

现在齐大人上任以来,每每有什么官府告令,都会派他们走访乡里,给百姓解说个清楚明白。时间一长,自然也就混了个眼熟。

一开始百姓还以为是来催债的,哪里知道这次不一样。这些官差个个都和颜悦色,只是宣布了县令大人的告示,然后什么都没做就走了。众人都诧异,这是怎么了?他们什么时候转性子了?

到后来,经常见到他们下来普及官府政令,或者是劝农劝桑之类的。一来二去,与众人混得熟了,自然大家都亲热了不少。

“我说赵小哥,你喝完了继续再说说,到底什么时候开始训练啊?你能不能催催县令大人,让他快些安排。我们早早将地里的活计赶完了,都盼着呢。”有个年轻人说道。

赵石咕噜噜喝了半瓢,一抹嘴巴,看了那年轻人一眼,“去去去,这个咱们齐大人当然是有安排计划的。整个兰芜县人多着呢,可不是只安排你一个人,周小七,我看你是盼着吃肉吧?”

此话一出,周围的人群哄然大笑起来。

被说中心事的周小七摸摸头,嘿嘿笑,半点没有不好意思,“可不是嘛,可不止我一人盼着,大家伙儿谁不盼着。你们大家说是不是?”他们一年到头能吃到几回肉?现在听说去训练天天都能吃上肉,当即就谗了起来。

赵石好笑的摇摇头,“我告诉你,可不能只想着吃肉,训练可得下苦功的,否则想吃肉啊?没门儿!”

周小七连连点头,那是当然了,就为了有肉吃,他也得努力了。

“赵小哥,你说朝廷让我们训练,到时候是不是都得上战场啊?战场上刀剑无眼,我家中只有老父老母。若是战场上有个什么,老父老母可怎么办。”

此话一出,众人都沉默了,似乎都在衡量斟酌。

这一切都落在了先前到来的卫苏与齐逞眼里,两人对望一眼,齐逞想走上前去,却被卫苏拦住了。卫苏朝他摇摇头,示意看看再说。

赵石左右看看,也不觉得有什么,笑道:“如今秦国什么样子你们不知道?西边还有戎夷肆掠,边地百姓还朝不保夕。现在大王都亲自出征了,你们这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么?朝廷米粮大肉管饱,让你们训练,不就是为了这一天么?你们真以为让你们享福啊?”

“那我不去!”先前那人撂下话来,战场上死活无人可知,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赵石变了脸色,“三水子,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我告诉你,这是朝廷的政令。整个秦国的子民都得遵守,你以为是你想不去就不去的?”

“可是,大王也不能强令不愿意去的也上战场吧?打仗可是要死人的。”有人小声道。

此话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思,战场要死人,谁都不愿意去打仗,一时间竟无人说话。

“的确!打仗会死人。可是你不愿上战场,我也不愿上战场,这秦国还在吗?”

众人都看向声音来处,就见一青衣的年轻走上前来。

这人是谁?来这里做什么?他这话又是什么意思?这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更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

倒是赵石见到青衣人身边的人,怔愣了一下,随即迎上前去,“齐大人,您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