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第2/3页)

既然卫苏都这么说了,他也就放心了,点头道:“我觉得,你要是能脱身,还是尽快想办法脱身才是。”他们好歹一路同行,也算是共患难了,劝卫苏一句也不费事儿。

卫苏只是意味深长的笑笑,“说起来,还要多谢你替我仗义执言。其实,你没必要为我操心。”

钟离晖惊讶,“哟!秦王竟然没隐瞒,什么都给你说了啊?能这般待你,难怪你这么死心塌地留在秦国了。”他犹自嘴硬道:“你的死活与我何干?我只不过是警告秦王,凡事不要想的太简单了。至于你,听不听得进去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这人也未免太过于别扭了吧。卫苏好笑的摇摇头,我可是出了名的专治各种不服,看你这小样儿,不将你留下来说不过去啊。

卫苏刚刚话中所指的是钟离晖最后与秦湛的谈话,钟离晖为卫苏抱不平,替他预防有朝一日,秦王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牺牲卫苏。这明明就是担心卫苏吃亏,还死不承认。

自古以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到时候可别卫苏替秦王鞠躬尽瘁,反而落不得个好。假如卫苏的变革方法失败,疯狗反扑,最终秦王不会有事,被推出来的只有罪魁祸首卫苏。其实他这又何尝不是在提醒卫苏呢?

卫苏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心中还是感激的,至少他这也是为自己着想。

“其实我选择秦国,也不仅仅只是因为秦王。你日后就知道了,其他的诸侯国虽然比秦国要强得多,可是,真正能让我施展手脚的却只有秦国。秦国地处边陲,却民风彪悍,其国中势力远没那么错综复杂。相对来说要实施我的计划成功率就会大得多,加上有秦王一力支持,我的阻力会小很多。”

卫苏看了钟离晖一眼,继续道:“你留在秦国的日子,一定也可以感受得到秦国一点一滴的变化。”卫苏也没打算隐瞒他,“其实你提出的要求,我也能理解,你没有立即选择离开,我就已经心怀感激了。秦国真的需要人才,我也希望你一年后能心甘情愿的留下来。”

卫苏这么一说,钟离晖反而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最后只得呐呐的道:“哼!话别说得太早,能不能让我留下,就看我提出的条件能否达到了。所以你也别忙着说感激之类的话。”

卫苏笑道:“拭目以待吧!”

卫苏脸上神色笃定,倒让钟离晖心中犹疑起来,他盯着卫苏,小心问道:“你该不会真能给秦王想出办法来吧?”

“可是你们之间的盟约并没有说不许别人帮着想办法啊?”卫苏心中暗暗好笑。

“呃!”钟离晖顿了顿,的确没有这个规定,不过,他真不相信一年时间秦国真能组建出十万大军。想到这里,他就有底气了,“就算有你相帮又如何?你卫苏也不可能撒豆成兵吧?哈哈哈!”

卫苏也笑了,“其实我觉得盟约有些不公平。”

钟离晖一愣,“有什么不公平?卫先生可别糊弄于我,更别想使什么诈。”

卫苏摇摇头,“你与秦王约定了,条件达成,你为秦王练一支铁军?”

“没错。”钟离晖自认这没什么问题。

“那你敢不敢与我赌约,能达成你的条件,你便永留秦国,为秦国效力。”卫苏漫不经心的加了筹码。“哎!毕竟一年之内要组建十万大军,这么难的条件,实难达成啊。只是帮秦国练成一支铁军又有什么用?练军嘛,各有其法,要让我来,照样能有一套练军之法。你这也太简单了些,不成不成,这盟约根本就不对等。”

钟离晖不服气,冷哼一声道:“带兵当属练兵最为不易,从未带过兵之人,说出这样的话来,岂不可笑?”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注①”

卫苏不疾不徐的缓缓道来,钟离晖越听越心惊,后来豁然站起身来,“你这……你这……从何而来。”身为将军自然明白卫苏口中之言是何等的宝贵。

卫苏笑而不答,他就不信这千古名篇《孙子兵法》会不让人动心,能被子孙后代当做圣典,奉为圭臬,岂会一般?更遑论钟离晖这个军事奇才了。

钟离晖抓耳挠腮,就差没有隔着桌子抓住卫苏的衣襟摇晃让他说话了。“你告诉我全部,我便什么都听你的。”他狠下心来,发誓道。

“那我提出来的条件?”

“成,我便与你约定,在之前的盟约之上再加上永为秦国效力这一条。不过你现在得将你说得一字不落的说与我。”

卫苏捏着下巴,“我好像有点吃亏呢?”

钟离晖差点被卫苏这话气的吐血,手在腰间的剑柄上来来回回了好几趟,就差没拿刀架到卫苏的脖子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