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启新(十三)(第2/3页)

而我也早已经从安东之地撤军了,朝廷真的要追究下去的话,我大不了一声令下,让驻留在辽西五州和半岛三州的那些人马,就地换个旗号和马甲,以罗氏诸侯旧部的名义继续驻留下去。

当初保下家老罗思瑾这一脉,有收留了一些罗氏的臣属,就是为了这一天所准备的;朝廷固然能够约束的了我的淮东镇,但还能实质上管得到远在东北的外藩诸侯头上么。

至少无论如何这些既得的地盘,是别想再叫我吐出来了。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处置还在后头。奉大本营与枢密院的均令,隶属于淮东三军一守捉的王贵前军序列,将被从淮东镇的所辖给另行划分出去;

将和淮南行营划出来的威宁、镇雄两个满编军序,组成一支名为“河南别遣”新部队,伺机进军河南作为国朝而路北伐大军的策应。

算是自此就要脱出了我的掌握了,连同相应军饷物用的输送和支配,也自然从我的淮东配额里,给名正言顺的勾除了。

并且从淮东实际控制下,划出沿淮的泗州、宿州,作为这支军马后方驻泊就食的粮台地。等于在怀东镇和淮南行营之间,重新插入了一个楔子。

来自大本营的理由也很名正言顺,一旦国朝北伐取得成功之后,淮东也就没有了驻留更多重兵,相仿之下,淮东反而要尽力做好准备,配合国朝后续部队北上,而对于黄河以北广大地区的北朝余孽,进行追亡逐北和雷霆扫穴式的清理了。

而以我为首的一干淮东将帅,也大可以襄助北伐大业的功劳和身份,就此功成圆满回到朝中,去享受御前观揽的各种封荫之礼了。

当然了,这或许还是某种意义上的釜底抽薪,或许在那些大人物看来,只要削弱了淮东的力量之后,就像我想要像在安东一般的节外生枝,也就心有余而力未逮了。

而且除非我下定决心与南朝公然决裂而自立,不然,在后方输供长期受制于人,还有淮南行营在边上的情况下,还真的没有办法抗拒改变这个,看起来名正言顺的决定和结果了。

难道我要制造一个外部威胁的籍口,以敌患威胁的理由来借机留住这只部队么;或是制造个意外来拖住此事,然后再在朝中花大力气继续运作……我一时之间脑海中闪过无数的利弊得失和权衡,体现在外表上就变成了某种迟疑和沉默。

于是左右的嘈杂和嗡嗡声就变得有些刺耳起来,各种目光都投聚在了我的面前。

“臣奉制……”

直到我思前想后,主动上前接过这份东西,宣制的这位康中使绷紧的脸色,才有所松动下来重重的吁了口气。

“杂家来之前监国也有格外的交待。”

“对于制使依旧是看重和爱惜有加的……”

“只盼制使切莫因为些许……而自误前程的……”

而在塞了汇源号发行的几张大面额飞钱,又设下小宴作陪之后,康中使的脸色就愈发的泛活起来,也是更加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

比如这次事件的开端,乃是好几家附庸罗氏的安东诸侯代表,直接跑到江宁去告状和哭诉了,而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渠道,瞒天过海躲过淮东监控和拦截的,却是东海分社的高层……等等诸如此类的真真假假的酒后之言。

由此,我在心中也一些线索给串接了起来,比如,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博罗会,居然与东海分社有所勾结和联手了。还有东海分社在安东诸侯的内乱中,所扮演的角色和立场。

接下来在明面上我所能做的,也就是剩下应急性进行的最后一轮人事调整,将前军的主要成分,进行全新的梳理和调配,以尽可能保全下一些东西来……

正所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固然可以撤走沿淮的宿、泗两州大部分人口,然而在宿州和泗州境内正在进行的开荒和建设项目也就此半途而废了。

而在骤然少了这将近三分之一的主战编制之后,淮东镇在各方面的驻防和军力配属,都将变得紧张起来,毕竟如今淮东的地盘和事业摊开得有些大了。

我不得不紧急动员和征发更多的兵员,取消所有的休假并召回一部分退役老兵,来填补和维持防务战备上的需要。

尽管这样,处于交情和实质上的支持;最后,我还是给另划他属的王贵所部,凑出五个营约六千人的架子来;除了两营前军的本部人马之外,其他都是从防戍营里抽调出来;装备满编的火器和若干基数弹药,只是在装备上并不明显的稍稍落后一个次代,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仁至义尽了。

与此同时,统制官王贵也当天夜里拜访了我,并情绪颇为激荡的向我表示了某种输诚和示忠的态度,显然他并不看好这只新序列的前景和结果,或者只是纯粹向留条后路以备不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