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八章 反击(第2/3页)

四十五首过了三十九首,剩下六首兰先生并没有否定,只是说还要商议,也就是说,这毫无文人气息的年轻人几乎每一首诗词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先前韩漠五首夺花,已经是才惊四座,此刻楚欢不仅仅是才惊四座了,而是让不少人陷入迷茫,只觉得是不是在梦境之中。

罗鼎说楚欢抄袭,这却是说到不少人的心坎上,他们无法接受的事实便会让他们无限放大的怀疑,只是碍于兰先生的地位威望,不敢发出异言,此时罗鼎大声叫嚷,却是正中他们的下怀。

兰先生冷然一笑,显然对罗鼎发出怀疑十分厌恶,缓缓道:“自古至今,奇人异士众多,人无贵贱,万物皆有灵性。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生于天地间,必有其所长,你做不到的事情,却未必别人也做不到。楚欢今日写出四十五首诗词,每一首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这固然让人震撼,却并非不可能。”扫视四周,气度儒雅,却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既然罗公子怀疑,老夫便在这里为大家先念几首楚欢所写的诗词,在场多有饱读诗书之辈,若是能够得知诗词的出处,证明楚欢所写的诗词是抄袭,老夫愿奉上黄金五十两,而且还会当众拜服!”

他这话说的极是铿锵,其实却也是有着超凡的自信,只觉得自己博读诗书,连自己都看不出抄袭的痕迹,不知这些诗词的出处,难道在场还有其他人知道?

兰先生说到做到,不等别人说完,便已经当众连续吟诵了三首诗词,一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首刘禹锡的《竹枝词》,还有一首辛弃疾的《青云案》。

这三首词兰先生尤为喜欢,只觉得都是万里挑一的绝世精品,这等诗词若是曾经出现过,必然不会被埋没。

三首诗词吟诵完,竟然已经有文人大声赞道:“妙啊,妙啊,果然是好词!”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绝世佳句,绝世佳句!”

文人们一时间纷纷夸赞,竟是瞬间被这三首诗词折服。

兰先生气定神闲,沉声道:“这三首词只是四十五首诗词中的冰山一角,但深为老夫喜欢。老夫自幼读书,如今年近六旬,无一日放下学问,自问对历朝历代来的名词佳句烂记于心……却不知这三首词出自何处,抄袭从何而来,还请诸位赐教!”

四下里顿时寂静下去。

这四三首诗词自然是从未出现过,你让他们从何而寻?

死一般的寂静,罗鼎四下里看了看,脸上肌肉抽搐,显得尴尬无比,他一时冲动,扬言楚欢是抄袭,但是此刻三首诗词出来,满座文人才子却无一人再有质疑,这让他心慌意乱。

瀛仁早已视罗鼎为眼中钉,见无人说话,心中得意,脸上却是十分阴沉,抬手指着罗鼎,冷笑道:“你是罗……罗世恒的儿子?”

众人有些吃惊,这瀛仁直呼罗世恒的名字,胆子还真是大。

罗鼎见瀛仁手指自己,怒道:“老子就是罗鼎!”

“好!”瀛仁背负双手,困境解脱,他那种在宫里浸染的贵族气质便已经显现出来,沉声道:“罗世恒身为卫所军指挥使,据我所知,卫所军指挥使的军饷,一个月不过四十两银子,一年下来,也不过四五百两银子。”他缓步走向罗鼎,眼眸子的神色阴沉可怕:“这四五百两银子,还要养家中的仆役小厮,还有日常用度,但是你罗鼎方才上花两百五十朵,折合现银七千五百两,罗世恒不吃不喝,需要十五六年才可能领到这么多军饷。据我所知,罗世恒担任卫所军指挥使不到十年,他从哪里来了那么多银子?难道他指挥使府上下这些年都是不吃不喝?难道他罗世恒的军饷全都交给你这个做儿子的保管,而且让你因为一场花魁之选便砸出他所有的积蓄?莫非罗世恒坐在指挥使的位置上,手脚却不干净,贪污纳贿,才会有庞大的积蓄,才会让七千两银子在你罗少爷眼中不值一提?”

瀛仁对罗鼎厌恶至极,恨之入骨,此时气势逼人,严重甚至带着杀机,倒是四周众人听着胆战心惊,这年轻人也实在是太过胆大,竟然当众指责罗世恒贪污受贿,此时一旦被罗世恒及其党羽知道,后果不堪设想。

“你……你胡说什么!”罗鼎听瀛仁这般说,开始慌张起来。

“胡说?”瀛仁冷笑道:“本……本公子有没有胡说,你心知肚明。”

罗鼎见许多人都看着自己,还真是有些心里发虚,忙道:“这些银子……这些银子是刘大少爷借给我的!”说完,扯了扯身边的白胖子。

那胖子无奈起身,道:“不错,是我借给罗公子的。”

“你是何人?”瀛仁得理不饶人,步步紧逼。

胖子冷冷一笑,傲然道:“家父乃是云山府商会会长刘老太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