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猜疑(第3/3页)

刘彻深深的明白:那些带路党,既然能背叛自己的君主和国家,自然也能在汉军的不利的情况下,反戈一击,一如后世苻坚手下的那些二五仔们一样。

非吾族类,其心必异!

刘彻从来就不相信,会有什么异族,心甘情愿的被汉族统治。

他们臣服,只是因为汉族的强大。

只要汉族稍微露出些衰落的迹象或者汉人内部出现一些照顾或者迁就他们的声音和势力,这些人反噬起来,可是毫不犹豫的!

别说是异族了,就是同文同种,也未必就是自己人!

譬如卫满朝鲜政权,其整个统治阶级,根本就是完完全全的汉人!

可这些家伙叛离了刘氏也就罢了,跑出去建国也罢了。

但忘了祖宗,丢了信仰,被发左袵后,却成为了比匈奴还要疯狂的反汉政权。

无论穿越前,还是重生前,这样的人,刘彻都不曾少见。

后世的呆湾,前世小猪手下那帮数典忘祖,投降匈奴的汉人。

正是这些经历,让刘彻明白:血统就是渣渣,认同才是关键。

有礼仪之大,谓之华,有服章之美,是为夏。

中国自古就不论血统,只论文化认同。

是以,现在,忽然一大帮家伙哭着喊着想要当汉臣,做汉人的狗腿子。

刘彻却很清醒的知道。

这些家伙,是靠不住的!

正想着朝鲜的事情,思虑着该怎么处置这一大堆忽然就醒悟了自己是汉臣的骑墙派,带路党。

殿外,一个宦官走进来通秉:“启禀太皇太后、陛下,太仆袁公持太皇太后所赐玉符求见!”

“玉符?”刘彻心中一动:“袁盎竟还有这东西……”

刘彻就不由得深深的看了眼窦太后。

汉室对于宵禁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入夜以后,别说是宫廷了,就是想出入自己家所住的居民区,也是有困难的。

历史上李广就曾被一个小吏给堵在门口,不许进出,丢了好大的面子!

当然,李广找回面子的方法也很迅速:他被任命为将军后,二话不说,就点名要那个小吏随军,到了军队里以后,李广这位儒将,传说的好人,马上就下令以军法杀了那个小吏……

这个故事被太史公记载在史记的《李将军列传》中,成为了整个李广列传中,李广为数不多的污点。

也昭告了世人:太史公写的东西,个人主观意愿其实蛮大……

此刻,刘彻咋闻袁盎居然还有着窦太后赐下的玉符,心中自然颇为震惊。

像这种可以无需命令和诏书,即可自由通行宫廷的信物,按道理来说,刘彻这个皇帝应该知道,也必须知道。

可问题是,刘彻在今天之前,完全不知道,袁盎还持有这样一件特殊的通行信物。

有一就有二!

刘彻迅速的想到,应该还有更多的,他所不知道的这类特殊信物在外面。

这就意味着,倘若发生了什么事情,窦太后能立刻让她的亲信心腹以及羽翼与她马上取得联系。

“姜还是老的辣啊……”刘彻心中想着:“看来,朕应该关注一下这个事情,摸清楚,到底还有几个类似的信物在外了!”

怨不得刘彻这样小心翼翼。

实在是窦太后可是汉室历史上仅次于吕后的强势人物,连小猪都被她软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