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5章 乌尔班大炮
三十余万奥斯曼大军分别集结在多乌巴亚泽特、阿瓦士和伊拉姆等三个方向,其中多乌巴亚泽特方向的兵力占据了总兵力的一半多。而且易朴拉欣一世,以及他的皇家卫队、禁卫军等数万精锐都部署在这个方向。
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奥斯曼军队的战术已发展至巅峰,几乎所有的参战部队都是身经百战的劲旅,各个部队的指挥员也都具备丰富的战场指挥经验。
奥斯曼帝国军阵的正中央,是装备先进火枪的耶尼色里军团和苏丹的私人卫队,守护在苏丹易朴拉欣一世和大维齐穆斯塔法·阿斯卡里帕夏的周围,形成奥斯曼军队的战略中枢。
两侧则紧挨着的是重装近卫骑兵六个团的精锐近卫骑兵。阿扎普步兵团在炮团的火炮前列阵防御,军阵后方是后勤辎重部队和穆特菲里卡军团,中央军阵的两个侧翼是各省的西帕希骑兵。
部分轻骑兵阿金吉斯在阵地之前游弋侦察,并不断对对面的远东军防线进行骚扰,一旦遭到攻击就迅速散去,然后引导奥斯曼帝国的炮兵部队进行还击。
大批各个蒂玛领主动员的民兵和阿拉伯地区的部落武装圣战者,部署在军阵的最前方,他们将是担任第一波的进攻力量,其实他们就是炮灰。反正他们大部分都是穆斯林志愿兵,也就是加齐圣战者,为了真主安拉与异教徒拼命,都是不怕死的狂信者。
奥斯曼帝国在波斯前线还配属了大批的炮兵部队,共拥有各种口径的火炮数百门。早在一五二四年,奥斯曼帝国已经有能力铸造大口径火炮。
当年蒸蒸日上的奥斯曼帝国,为匈牙利籍火炮设计师乌尔班提供了应有尽有的原料,让他造出了举世瞩目的乌尔班大炮,据说乌尔班大炮长达17英尺,重17吨,炮筒厚达8英寸,口径则高达30英寸,足以容纳一位成人,所用花岗岩炮弹重达1500磅。
乌尔班大炮也为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立下了汗马功劳,连续六天的炮击击毁了君士坦丁堡的城墙,这座坚固的城堡也因此随之陷落。
在这之后,奥斯曼人利用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技术资源的优势,很快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生产国之一。
他们铸造的巨型加农炮比欧洲同时代的炮更大,威力也更强,土耳其人可以就在围攻战的现场浇铸巨炮,比长途运输更为便利,如果无法在现场铸造,破城炮就要先分解才能运输。
奥斯曼炮兵部队是在苏丹穆拉特二世建立的,苏丹拜亚基德在位时将之重组而达到其战力的顶峰,除了戍守重要的城堡和地点之外,也能够在野战或攻城时对帝国军队进行尤里的支援。
经过多年实战经验的积累,奥斯曼帝国军队运用火炮的战术十分纯熟,他们分散布置的炮兵阵地以形成密集连续的交叉火力。
部队突袭前通常进行弹幕射击为之掩护,压迫敌人在阵地中无法抬头,夜战时他们会派人点燃早已在战场上布置好的射程标志,在射击的间隙,还有可动的防弹盾移到阵前保护装填弹药的炮手。
另外,奥斯曼帝国在攻城和应付坚固目标的时候,还有两支特殊的部队,一个是布雷工兵部队,帝国军队攻城战的时候,他们负责开挖地下通道,破坏城墙或炮台的地基。还有一个是迫炮手部队,负责制造、运送和使用迫炮、地雷、手榴弹和炸弹,从陆上或海上攻击敌人的堡垒。
至少在这个时代,奥斯曼帝国的军队,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专业的军事集团。足可以甩欧洲各国军队几条街。
易朴拉欣一世拿着单筒望远镜,观察着远处远东军的防线。他放下望远镜,皱着眉头对身后的大维奇穆斯塔法·阿斯卡里帕夏说道:“我怎么感觉对面的远东军有些奇怪啊。以往我们进攻萨法维帝国的时候,波斯人都会在平原地区坚壁清野,然后以逸待劳,趁着帝国军队立足未稳之际速战速决。如果波斯人没有得逞,他们会迅速撤回山区山区,避开在平原与对手交战,让帝国的火炮优势无法发挥威力,弥补他们在武器上的劣势。可现在远东军兵力明显不足,可他们却把防线设置在平坦的原野地带,难道他们不怕帝国的火炮吗?”
穆斯塔法·阿斯卡里帕夏笑了下道:“陛下,远东军一向嚣张狂妄。我认为他们根本没有把帝国放在眼里,估计也没有想到帝国会对他们发动如此规模的进攻吧。这一次他们集重兵进攻欧洲神圣罗马帝国,几乎投入了全部精锐,又不顾帝国的反对,派兵攻打克里米亚半岛,在波斯地区只留下十万兵马。如今远东军在欧洲和克里米亚半岛军队,都依靠波斯这条后勤运输补给线向前线运送物资,如果帝国,这也给了帝国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要切断了远东军的这条后勤补给运输线,他们在欧洲和克里米亚半岛两个战场势必会陷入被动,一旦他们战败,那波斯以后就是帝国的领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