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画饼充饥终不再(第2/3页)

但对于一些军事观察家们来说,这次辉煌的胜利也暴露出了协约国海军在作战、通讯和协同等方面的很多问题:由英美海军军官率领的中国海军官兵虽然战斗意志高昂,表现出色,但因为缺少足够的编队作战经验,以及通讯方面的失误,使这场海战由预想的主力决战变成了一场各自为战的混战,而混战发生的地点又是礁石和水雷密布的赫尔戈兰湾更进一步的增加了战斗的危险性。而日本舰队的吝啬和自私自利使得计划中的支援兵力形同虚设,无形中增加了协约国舰队的损失。

这次海战的结果也证明,美国为中国战列舰制造的406毫米舰炮在战列舰之间的决战中具有一锤定音的威力,中国大型快速战列舰的压倒优势在此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证明了高速主力舰在前卫战中的重大作用。中国轻巡洋舰配备的150毫米炮在轻巡洋舰之间的交战中也占有上风,由此英国海军后来更多的增加了轻巡洋舰上的6寸炮的比例。

对于“第二次赫尔戈兰湾海战”的意义,后世的史家鲜有评述,因为这场海战无论从规模还是影响,都和日德兰大海战相差甚远,但仍然有不少学者对这次海战对欧亚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得出了很多启示。

很多研究者们认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海军主力尽出,前往欧洲参战,为中国后来成为巴黎和会“六大国”之一和同日本并列为亚洲两大强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在远东只剩下寥寥几艘老式战舰,面对神出鬼没的德国袭击舰,防御方必须拥有足够的巡逻舰只才能抵御,而此时大英帝国海军主力全都集中于本土,能够用于拦截德国袭击舰的舰艇很少,结果使海上航线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为了安抚暴跳如雷的英国商会和议会党派,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向英国公众保证,英国在远东的盟友日本会弥补这个战略缺口。然而面对企图独霸亚洲的日本盟友,英国内阁就是否邀请日本海军协助护航产生分歧。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爵士就曾直言不讳的说:“不能让日本海军参加进来,因为日本的野心很大,它不仅要吃掉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还想把所有欧洲国家的势力赶出亚洲并取而代之。”

对于是否邀请日本参战,英国人一直举棋不定。但从1914年底开始,随着德国海军加强袭击行动,特别是逐步推行“无限制潜艇战”,处境异常困难的英国不得不改变初衷,央求日本参与协约国海军的护航行动。不料日本大隈重信内阁却摆起了架子,拖延出兵欧洲的决定。到了1916年,德国海军采取新战术,让潜艇在一系列协约国港口外秘密布雷,导致大量协约国商船沉没。当年2月,英国政府再次向日本发出正式求援,日本人这才派了一支驱逐舰队前往新加坡,负责守卫重要的马六甲海峡。至1917年初,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日益猖狂,英国商船的建造速度都赶不上被击沉的速度。为挽救危局,英国直截了当地希望日本派军舰参与印度洋和地中海水域的护航任务。面对英国的急切求助,日本人却把价码抬得更高了,新上台的日本首相寺内正毅不仅要求英国在未来战胜德国后完全承认日本在太平洋岛屿上攫取的既得利益和在中国的“特殊利益和地位”,同时还要英国在未来重建的国际关系中支持日本的大国地位。

英国人对于日本人的狮子大开口感到越来越难以忍受,而日本入侵中国的失败使得英国人对日本军队的战斗力产生了怀疑。而中国成功战胜日本的侵略使英国朝野不少人改变了对中国军队的看法。英国政府为了换取中国派出海陆军支援欧洲战场,在私下向袁世凯的中华帝国政府开出了“外交支票”,答应在世界大战结束后协助中国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收回全部主权。事实上,英国拉拢中国参战的条件和盟友日本的要求是自相矛盾的,但经过仔细权衡利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最终选择倒向中国,这为后来日本在1922年巴黎和会上的“外交总失败”埋下了伏笔。

尽管没有得到英国政府的满意答复,出于对战后日本利益的考虑,日本政府还是决定参战。1917年3月,日本正式向欧洲派遣了第一支舰队。这支规模不大的舰队穿过印度洋,于4月4日到达亚丁湾,先在该水域护送法国商船转运中国陆军士兵到非洲吉布提登陆,然后继续北上。到5月初,日本海军的护航舰队抵达英国统治下的地中海要塞马耳他,并以此为基地,保护协约国通往法国马赛、意大利塔兰托和埃及各港口的交通线。

在日本舰队到达马耳他的时候,恰好是协约国在地中海性命攸关的时候,当时协约国商船的损失量已经达到创纪录的300余万吨,仅1917年4月就损失了21.8万吨。英国人甚至考虑放弃地中海航线,日本舰队的到来,无疑是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