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第2/3页)
十字路口、广场开阔地这些地方,工人们堆起了更可怕的东西——环形工事。
南京市民们对这种环形工事不陌生,几个月前,南京街头上还到处是这种东西。高射炮就架在这中间。
不但南京一城,南明沿长江防线的八个城市,也都出现了同样的景象。
就在恐慌的气氛开始弥漫之前,事先录制好的首辅大臣讲话,在八个城市街头的广播喇叭里播放了。在录音讲话里,沈荣轩请大家不要恐慌,说这只是对清虏可能南侵的必要防范。他说现在虽然不能肯定,但根据种种情报分析,清虏接着这次演习再次南侵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如果家里有私人防空洞的,请提前检查,确保正常。另外明天,也就是星期天凌晨四点钟,会进行沿江城市防空演习,请大家定好闹钟,届时防空警报响起来的时候,有序地走出家门,根据警察的疏导就近进入防空洞。
尽管如此解释,在沿江的城市中,一定的紧张气氛还是弥漫起来。很多市民都无心上班,纷纷请假回家收拾细软,把现金、证券、首饰,还有饼干、水、急救药品等等装进行李,预备到时候一块儿拿进防空洞。经过上一次明清战争,沿江的市民们都很有经验了。
在各所中小学校门口,家长们排着长龙,都在接自己的孩子。尽管现在只是上午,下午才放学,但是不少敏感的家长们都嗅到了什么。加上爱子心切,都挤到学校里提前接孩子了。
开始学校老师们还不同意,都在劝说家长:这样是不对的,这样是不好的……但是后来,家长们的紧张把老师们也都感染了。他们听着外面街上大喇叭里不断广播的“首辅大臣讲话”,心中都砰砰乱跳。上一次这么不间断的广播讲话,还是在明清战争前夕、全国总动员的时候。
战争的恐惧,占领了每个人的头脑。越来越多的家长强行把孩子接走了。
看到这种情况,好多私立中小学校都干脆临时放假了。沿江八个城市中的两个市长,也决定全市中小学临时放假了。
到中午十一点的时候,教育部紧急开会,讨论与其这样,不如干脆把沿江城镇的中小学校都临时性放假,让家长们安心。但另一种意见是:这样一来,不是更显得有事情要发生吗?家长们一看学校都放假了,会更加认为要打仗。
整个教育部,目前还只有大臣一人知道明天凌晨的对清作战。他思来想去,说了一句:
“我们不能认为,只要我们对公众的恐慌视而不见,公众就不会恐慌了。那样是自欺欺人,公众只会更恐慌。很明显,北清南侵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要把孩子们交还给他们父母。父母们比学校更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孩子。”
说完,教育大臣抓起电话,给沈荣轩请示了一下。
五分钟后,一道“允许沿江城镇国立中小学临时性放假”的紧急通知,用电话传到了长江防线南侧的各个市镇里。
到了中午十二点半左右,几个城市中的中小学校都空了。
……
防线以南50公里的无线电静默,已经持续了四个多小时了。由于南京一开始就几乎把所有间谍一网打尽,在这期间,南京没有一条电报讯号发到“封锁区”之外。在其他的沿江城市里,几个小时内陆陆续续有少数电报信号发出去。但是每条主干道上,都有无线电侦听车。这些讯号都是只发了前面几句,就被宪兵破门而入、连人带机子一窝端了。
至于城市和城市之间、江边连绵的野战部队驻地上,反而成了保密最好的地方。这里要么是荒郊野外,要么是只有村庄。而村庄里是没有发报机、也没有北清间谍的。尽管如此,那些村庄也被宪兵部队守住村口,村民们被告诫暂时不能出村。
在这种情况下,农村里的村民反而比城市里的市民消息更“灵通”一些。他们从身边绵延不尽的帐篷、成堆的物资、特别是成堆的救生衣、舟桥设备之类物资上,隐约猜到了一些端倪。
不仅如此,无论是帐篷还是物资,都插满了树木、灌木的枝叶,那些汽车、大炮、坦克、装甲车上,都蒙着一种奇怪的网子,网子上全是树枝树叶。
如果村民们懂的话,就会知道,这种网子叫做“伪装网”,是用来防止空中侦察的。
他们悄悄地问那些守住村口的宪兵,是不是要过江、打北岸清虏一下子?
宪兵们自然守口如瓶。不过他们也没什么可守的。到目前为止,他们知道的和村民一样多。唯一不同的是,他们能够从军事角度,做出一些比村民们更专业的猜测。
很多军官、包括士兵们都在想,依照目前我们驻军的这个方式,那么密集,又离长江那么近,完全在对岸清虏的火炮射程之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