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 铁骨丹心(第2/3页)

孟思远想起了一个模糊的信息,鲁平山应该是财政部里,一个不大不小的干部,在中卡实业银行里,也担任着职务。由于共交两行为陈、戴所掌握,不能由段芝泉控制,其着力支持中卡实业银行,希望树立一个由自己控制的大行,来制衡两行。财政部与中卡实业银行的联系很深,多有跨职,这个人很精明,据说是王叔鲁的一个心腹。

实业银行与交通部的来往并不密切,两人更无私交。见他这么狼狈的上门,孟思远心头疑云更盛,很有些怀疑他的来意。但是长年商海生涯,自然不会因此而慢待或是不知所措,他点头微笑道:

“鲁先生,你好。我这里是工地,环境不好,不能和部里以及实业银行相比,还请迁就一下。我听说,你从京里特意赶过来找我,不知道,我可以帮你什么?”

“孟总长,我知道,我来找您是有些冒昧。可是……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该找谁。正府里,都是趋炎附势之人,要么就是段贼党羽,国会议员,都被安福俱乐部收买,沦为金钱美色的走卒,没人肯出来主持正义。我想过把我所知的告诉报社,但是我又担心,连报纸都被他们收买了……我不怕死,但我不想白白的牺牲。至少在死前,我希望我所知的东西可以公诸于世,为中国挽回损失。我唯一能相信的,就是孟总长。您……您这里还安全么?”

他说的又快又急,豆大的汗水,在额头上流淌。孟思远指了指桌上的荷兰水“你先喝两口饮料,不要担心,我这里还算安全。你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对我说,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你。”

“对不起孟先生……不是我不相信您,而是事情太过重大……我不敢随便喝外面的饮料,也劝您要小心。”

鲁平山把自己的公文包推到孟思远眼前,小心翼翼地,从里面取出几份文件,以及一个记录本。

“您是知道的,我在实业银行,给王老三手下做档手,对他的事情知道很多。说实话,既然要吃这口饭,很多时候良心就无法顾忌,坏事也不是没做过。但是我也是个中国人,也有自己的良心,不能看着他们这样卖国无动于衷!孟总长请看,这几份文件,就是王叔鲁与卡佩人秘密订立的合约。”

就着昏暗的嘎斯灯,孟思远阅读着文件,连看几次之后,脸色也变的沉重“王叔鲁胆子也太大了!这是公开的卖国,按照这几份文件的内容,我们将损失数以千万计的白银。每一两银子,都是共合财富,是百姓膏腴,怎么能白白送给洋人?你这些东西,给没给陈次长看过?”

“陈次长……因为天气原因,她和戴经理一起到山东去度假了,我不大敢去山东。您也知道,段总里与赵冠帅,都是北洋一脉,这次的金佛郎事件,又是为解决各省军饷拖欠,采取的饮鸩止渴手段。我担心,如果到山东揭露此事,最后整个事件会不了了之,我拼着性命偷出来的资料,也从此石沉大海。我在整个正府里,只相信孟总长的为人和操守,也相信您会主持正义。如果连您都畏惧于段总里的权势,整个天下,就再没有人,肯出来主持公道!”

这几份文件,都来自中卡实业银行与卡佩方面的交涉。这家银行本来因为经营不善,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靠着共合正府拨款救助,以输血的方式勉强维持。两年时间里,其代办了几份公债,又始终替段芝泉筹措发给各省的军饷,但是始终没有什么特别赚钱的项目。

以孟思远的角度看来,这个银行早就该倒闭了,其非但没有吃倒帐,反倒是越做越大,王叔鲁本人也极讲排场,这便有些奇怪。直看到这些文件,才可以看出,这家银行到底是怎么维持的。

自拳乱之后,与各国约定的赔偿款中,卡佩、尼德兰等国,都采用佛郎结算。随后佛郎升值,银价价低,金国付出的关银,比之条约签定时要多付上千万两,这也是无法之事。

不过赔款前后付了不足十年,泰西就大打出手。佛郎严重贬值,虽然不像普鲁士那么夸张,赵冠侯用几袋面粉就能偿清山东旧债,但是如果依旧坚持原数,共合正府也可以少付下数千万两白银。

卡佩方面扣留了其所控制的盐税关余,以此为要挟,向共合正府交涉,结算方式,由佛郎变为金佛郎。即将条约订立时,赔款总数换算成黄金,再按照黄金逐年支付外债。

佛郎虽然一路走低,但是黄金反倒涨了价,按照这个规定,则共合正府里外需要多支付近四千万两白银,才能偿清赔款。

段芝泉当然知道,答应这个条件,会引来国内舆论的批评。但是,不答应这个条件,数以千万计的款扣在卡佩人手里,又拿不回来。各地催要兵饷的电报,堆满了陆军部,一干军人天天围在陆军部外,等着给自己的部队要军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