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遍地开花(第2/3页)

他尴尬的笑笑“龙翔,你听我说,你们挑的时候很差。北洋精锐正自京城赶往南方平叛,铁路上过了多少兵,你又不是不知道。你这个时候闹事,不是自己找死?要不我们打个商量,等到武昌分出个胜负来再说?只要你们打赢了北洋军,我就把印交了,自己走路就好,你看如何?”

“那些北洋兵的末日就快到了。如果你想参与葛明的话,最好赶快。葛明队伍,不欢迎投机分子!你所依赖的北洋兵,很快就要狼狈的逃回京里,一败涂地。”

宝申见他说的神态坚定,不像是恫吓,心里越发没底,难道应龙翔真的有什么厉害后招,还没发动?

距离开封不远的民权车站,灯火通明,照如白昼。为了迎接奉旨南下剿灭新军的殷盛,整个车站做了全新的粉刷,又有防营一营之兵,在此列队守卫,以担任警戒之责。

这种警戒,实际只是做个样子,并没有人会真的放在心上。殷盛又不是自己一个人前来,除了自己的警卫哨不算,随车而来的,包括一个整编协,数千人马护卫,谁又敢来捋虎须?

巡防营的士兵,所做的就是穿上最为干净的衣服,尽量把身形站的直一点,给钦差一个好点的印象,事实上这也不重要,小把戏站的好不好,谁又会在意。真正要紧的,还是宴席的丰盛,陪酒的姑娘漂亮不漂亮,合不合大人的心意……

而在车站的灯光照不到的黑暗里,人影在悄悄的移动,牲口的嘴里都塞了嚼子,不会发出声音。人则放轻了脚步,除了头领以外,喽罗不允许发言,尽量把声音放低。

埋伏者的人数,超过了两千名之多,其构成包括了附近几路山寨的趟将,以及为防范这些趟将,而结寨自守的民团。进攻者与防御者,抢掠者与自卫者,这两支势不两立的队伍,居然站在了同一战线上,成为了战友,只能说是荒唐的时代,荒唐的世界。

促成这一切的,是在队伍正中,压低声音分派命令的中年人。鄂军参谋长,兴中会员张中端。

他本人是兴中会中不算太出名的成员,但是湖广起义之后,原定的负责人刘公以及蒋义武都下落不明,群龙无首之下,把一直反对葛明的黎黄坡推出来做了大都督。他这个外围成员,也就因此提高身价,被推上了参谋长的宝座。

可事实上,他在武昌既缺乏威望,也缺乏支持。城内的立宪派虽然一手促成了葛明,但却不喜欢兴中会拥有太多权力,在想尽一切办法,把兴中会的影响降到最低。

原本内定为财政部长的孟思远,被外放到了山东,去策反山东巡抚赵冠侯。张中端因为是河南人,被安排到河南,与应龙翔接触,策动河南光复。

虽然黎黄坡给了他书信,又表示这是光复一省之功,事成之后,民政长必属张君。可是张中端心里有数,这不过是外放的一种手段,把自己这个参谋长,排除出武昌军正府的圈子之外。

他不在意权力,也不在意个人得失,如果可以实现河南光复,驱逐鞑虏,他可以不要任何功名权位。问题在于,河南的局势,实在太过险恶。

袁慰亭桑梓所在之地,葛明氛围并不浓郁,应龙翔虽然是协统,但却掌握不住部队。两个标被派到武胜关设防,他实际是个无爪螃蟹,无兵无钱,难有作为。张中端所能依赖的,居然是趟将加上民团。

在之前的庚子闹拳中,河南的民团与趟将沿途截击大金溃兵,收拢部队,抢掠武器,手上很有一批装备。这两千余人的队伍里,有三百多人当过兵,是行伍出身,会打仗。枪支的装备率超过八成,虽然大多数是火绳枪,但总归比大刀长矛为好。

这些人虽然是为张中端的民族大义所感动,特来助战,但是却必须为自己的部下和地盘所考虑。民团里最大的一路头领李家仙道:“张参谋长,你的那委任状,兄弟已经看过了,河南第一协的协统不协统,我倒是不在乎。可是你说,这火车上有好东西?真的确实?”

张中端点头道:“我的情报很准,殷盛这车上,带了八百万元的官钱票。这些都是大金国为了镇压武昌起义,而准备的军饷。我们只要得到这笔军饷,就可以让武胜关的新军倒戈,到时候河南一省的光复,指日可待。我们还能挥师北上,直接打到京城去。”

“八百万……”趟将里的大当家耿大嘴吸了口气,“这得架多少票,才能有八百万。俺只要有五十万,就可以买些田地,过好日子去。打不打京城,没什么关系,这钱,一定得到手。可是……这车站好打?”

“好打!”李家仙自信的一点头“防营里有俺的弟兄,早就通好消息了,一动手,他们就帮忙。再说这些防营是样子货,没什么战斗力。就是看时间的问题。”